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

ID:14513553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_第1页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_第2页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_第3页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_第4页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践取向:农村教师专业化视野下教育学课程改革  [摘要]教师实践知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实践知识为切入点,分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策略,以期探讨以实践为纽带,实现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路径。  [关键词]实践农村教师教师专业化教育学  [作者简介]周冬梅(1979-),女,江苏赣榆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

2、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教师配置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BC1211136)和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度教改项目“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地方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1-XJ1208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16-03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获取教师资格的基础课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学课程却未能满足农村教师实践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本文以

3、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农村教师专业化与教育学课程改革问题。  一、实践、实践知识与教师实践知识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存在着诸多争议,比较经典的解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人类基本的实践矛盾就在于内在的自我本质对于自我自然的发现及创新。实践不能脱离思维和认识而独立存在,它需要思维产生的实践意识作指挥,实践意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概言之,实践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且实践并不排斥理论知识,实践是以理论知识

4、为指导,或者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为基础的。  鉴于对实践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实践知识是主体用以追求有效的行动,形成的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情境知识、策略知识等。实践知识是“混合类型的知识,它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既有公共知识的成分又有个人知识的成分,既有经验的知识又有理性知识③”。  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对于具体情境进行感知、体验、反思而形成的个体性的知识。有学者将教师知识分为两大类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是“通常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包括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

5、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④实践知识“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除了上述行业知识、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学者的知识、自我的知识、隐喻和映像外,还包括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⑤前者通常是没有内化的外在标准,而后者是真正内化了的,并且在教育行动中真正信奉和实际使用的理论。教师实践知识具有个人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等特点。  二、实践困境:教育学课程现状  专业最终是指向实践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结合在具体实践情境下通过感知、反思、领

6、悟生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实践知识,其教育技能熟练程度逐渐提高,直至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实际上,教师实践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塑造的过程。但从培养、培训一体化角度来看,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到职后培训,教育学课程未能满足农村教师的实践需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职前培养来看,教育学课程凸显理论,忽视实践。首先,教育学课程理论性知识居主导地位,教育实践沦为教育理论的附庸。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最终是服务于实践的,“甚至可以说,教育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科学。教育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现在:启发教

7、师的教育自觉;扩展教育理论视野;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反思和发展能力;打下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础。”⑥但是传统的教育学的教学模式是首先学习基础原理,“要他们记忆或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然后为他们安排实习的机会,希望他们在实习中一一验证先前所习得的基础理论知识,或练习应用所示范过的教学技能。”⑦对于教育实践的定位是理论中心取向的,实践成为验证理论、应用理论的活动,教育实践的独立性几近丧失。当然,教育实践并非排斥理论知识,缺乏理性思考的实践并非真正的教育实践。  其次,农村教育实践内容缺位。教育学的理论中心取向,使得课程内容脱离农村教育实

8、践。理论的特点是抽象性、简约性、普遍性,而实践知识直面教育的生活世界,具有丰富性、情境性、复杂性等特点。在以理论为主导的教育学课程里面,农村教育内容缺位。有调查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