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

ID:14562468

大小:15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9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_第1页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_第2页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_第3页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_第4页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语文版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200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试卷一学校姓名班级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加油!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题,共2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①陶影很nèijiù(),她对工作还是很负责的,这两天常常走神。②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liàn()的语言的精华。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坦荡如底拨苗助长浮想联翩阔绰B.惴惴不安不屑置辩契而不舍皲

2、烈C.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战战兢兢谩骂D.地大物搏舍身求法死心踏地谄媚3.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B.(孔乙己)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君子”能够安于穷困)C.“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4.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B.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C.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5.诗词默写填空。(8分)(1)大漠孤烟直,。(2),隔江犹唱后庭花。(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4)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来倾诉思念

4、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5)在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6.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文意连贯,并和相关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水是无形的。水是日月潭中的日月;水是黄果树瀑布的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眼中的水是敲击心鼓的点滴;秦观眼中的水是斜阳外环绕着孤村的蜿蜒。水由无形变幻出有形的万物,人间的百态。7.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含标点符号40字以内)(4分)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0300户居民所做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2.7%的家庭,教

5、育消费已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一项,超过5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然而对重金消费中的教育质量是否感觉物有所值呢?在调查中,只有25%的居民给予肯定,另有48.5%给予否定,有26.5%认为无法判断。8.(1)《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1.5分)(2)《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0.5分)二、阅读(9——27题,共46分)(一)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其后9-10小题。(共4分)山中与幽人①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②且去

6、,明朝有意抱琴来。【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9.“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2分)10.“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6分)甲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乙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7、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1.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近的一项是()(1分)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①使子路问之曰②子之哭也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故为之说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①这两段文章所表现的共同主题是(1分)②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1分)③孔子和柳宗元分别用和同残暴的统治作对比。(1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8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