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

ID:14565847

大小:1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_第1页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_第2页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_第3页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_第4页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作为思想品德课终结单元第五单元的一课,本课以第11课为基础,在帮助学生认识祖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当代青年责任使命前提下,引导他们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本框题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二、学情分析:从实际情况看,作为苏中地区农村县城中学,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一定典型意义。绝大多数同学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有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仍有

2、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甚至对“艰苦奋斗”还存在错误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发向上,学习做负责任的人,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三、学习目标知识: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能力: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

3、解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致力于建树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理解并坚持在现阶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四、学习重点艰苦奋斗的含义;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五、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课时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设计思路第二课时艰苦奋斗通过相关资料的赏析与课堂讨论,引领学生理解艰苦奋斗走向成功的道理,懂得艰苦奋斗的真正意义。通过辩论让学生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

4、通过活动“材料赏析”,看影视片断:俭朴乃修身之本;长征胜利70周年;青藏铁路的胜利通车等相关资料,懂得艰苦奋斗的涵义。2.通过活动“观点碰撞”小组讨论辩论明理体验感悟践行走向成功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纠正学生中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自觉地做到以艰苦奋斗为荣。,展开讨论:艰苦奋斗精神有没有过时。3.通过活动“落实行动”: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与艰苦奋斗精神相悖的问题。实践交流艰苦奋斗走向成功导入新课成功者的启示(照片)邓亚萍出身于体育之家,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世界乒乓球冠军。可她身高不到一米五,个子矮,胳膊粗

5、,人们认为她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可是她暗下决心,用坚强的毅力弥补生理上的缺憾。她刻苦训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成为亚洲冠军,19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单打、双打两枚金牌,成为赫赫有名的世界冠军。问:邓亚萍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题: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活动一:艰苦奋斗众人谈那现阶段我们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生讨论发言。1.艰苦奋斗的涵义1.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活动二:引导学生了解艰苦奋斗的涵义观看电

6、视剧《恰同学少年》片断:“俭朴乃修身之本”大致情节:针对学生扔掉的半块窝窝头,湖南第一师范的孔校长专门召集了全校师生大会,向大家重申俭朴为修身之本的道理。[各抒已见]说体会,谈感想。教师归纳:俭朴为修身之本,艰苦奋斗的重要表现就是在生活作风上要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毛泽东、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成人成才,走向成功。艰苦奋斗的重要表现就是在生活作风上要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朗诵《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万水千山只等闲。

7、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同学们齐声朗诵(要有感情),边读边思考:毛泽东的这首诗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得出: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时事点评:追月人他们奋战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他们殚精竭虑,勇挑重担,承担起中华民族的梦想;他们奔波于祖国的航天事

8、业;他们默默无闻,淡薄功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他们拒绝安逸,在平凡中坚守,将荣耀印记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他们心系祖国,无怨无悔,用智慧和真诚书写世纪沧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梦想成真,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上万人参与了庞大的绕月探测工程,仅花费14亿人民币。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到绕月探测,一以贯之的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