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ID:14579662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_第1页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_第2页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一、中国书法——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

2、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这次书法艺术性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仰韶文化和甲骨文的基础之上。说金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性上的首次鼎盛时期的到来,是因为我们把金文称之为不是草书的草书艺术。金文不管是从用笔的外拓之法上,还是结体的疏放自由及整体的神采气势上,都与后世狂草书法艺术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金文的出现,拉开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序幕。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

3、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这次书法艺术性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张芝、王羲之等人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唐朝的狂草书法在艺术性上已达至U了巅峰时期。其代表人物首推草圣张颠,他在用笔上以外拓托之法为主,指腕兼用,笔锋变化多端,运笔无往不收,在万豪齐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毛笔的特点;结体疏密悬殊,连绵回绕,栩栩如生,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浑然天成的境界。他写的草书作品,全篇气势奔放,计白当黑、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然之美;又能把喜怒哀乐送人笔端,使激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其意韵之高,无人匹敌。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

4、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这次书法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唐朝狂草书法艺术和人类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成就的基础之上。严格意义上说,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到来将会出现在二十一世纪末。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不仅吸收艺术科学原理——绘画、音乐等的天人合一及社会科学原理——哲学、文学等的思想感情;还要吸收自然科学原理——物理、几何等的定律公理,并通过夸张变形的非欧几何构图和黄金分割定律,把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及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样中国书法艺术才能达到空前的至高境界。真正的书法家们是集天地万物灵气于一身,运用娴熟的技法

5、、奇特的造型和溅墨大写意的表现手法,把胸中蕴藏的逸气豪情及对万物的领悟借助手中之寸管发泄出来,从而达到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达到不仅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勤学乐练传统书法基本功,更需要长年累月的吸取人类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成果精华;不仅需要淡泊名利坐忘身心的从事书法艺术事业,好需要注重个人道德人格的及对书法艺术的无私献身精神。自古以来,真正伟大的书法大师就寥若晨星,而形形色色的各种滥竽充数者却多如牛毛,并且不招自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是一样,尤其是中国书法界,没有特殊的天赋才能,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没有精湛的技法,渊博的学识和纯真的思想感情;没有对

6、宇宙人生的大彻大悟,你不可能在书法艺术中有很高的造诣,更不可能达到冠古绝今的大师级别。现在我们不要被暂时某些落伍者的因循守旧、裹足不前造成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置中国书法艺术的前途于不顾与他们同流合污;更不要为书法界搞得乌烟瘴气的局面所沮丧,从而对中国书艺的美好未来丧失信心。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精神,并能接受新事物带来的振憾和启迪。假如把传统派书法——真行隶篆比喻成自行车,那么草书则是摩托车,而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则是轿车。试问大家,谁代表书法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奉劝那些对书法艺术没有贡献的人们,也别阻碍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难道这样做不好吗

7、?一、中国书法——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 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这次汉字实用性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石鼓文、秦篆等的基础之上。汉隶的用笔以外拓之法为主,笔划简便;结体平衡扁长,书写容易,对后世的楷书影响很大。可以说,汉隶的出现,拉开了中国书法实用性的序幕。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这次汉字实用性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汉简、魏楷等基础之上。刘

8、德升的行书和张芝的草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汉字实用性的一次升华,其代表人物就是书圣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