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

ID:14641012

大小:2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1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火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2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1)研究或的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激励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2)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机械制冷要通过制冷剂热力状态的变化才能实现。所以,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数据。3)研究实验制冷循环所必须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他们得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套设计。3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机

2、。4制冷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我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5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工质低压下汽化、蒸汽升压、高压汽化和高压液体降压四个基本过程组成。6蒸汽喷射式制冷组成:喷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泵。7喷射器组成:喷嘴、吸入室、扩压器。8吸附制冷: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换吸附和解析。9常用的吸附剂:水10热电制冷: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再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发现一个街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

3、冷。这个效应称为帕尔贴效应。用铜板和铜导线将N。P半导体连成一个回路,同板和导线只起导电作用,回路用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回路中接通电流时,一个结点变冷,另一个结点变热。如果改变电流方向,两结点的冷、热作用互易,即原来的冷结点变热,原来的热结点变冷。11涡流管制冷:是压缩气体产生涡流运动并分离成冷、热两部分,其中冷气流用来制冷。组成:喷嘴、涡流室、孔板、管子和控制阀涡流室将管子分为冷端和热端。第二章1、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之间的差别:理论循环中没有考虑到制冷剂液体过冷和蒸汽过热的影响;没有考虑冷凝器、蒸发器和连接各设备的管道中因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产生的压力降;实际压缩过

4、程并非等熵过程;系统中存在不凝性气体等。2、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液体制冷剂节流后进入湿蒸气区(两相区),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愈小,它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吸热量愈大,循环的性能系数愈高。在一定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液体过冷后单位制冷量增加。由于单位制冷量的增加,过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将小于理论循环的质量流量,又由于压缩机吸入状态相同,因此压缩机的容积流量也是过冷循环小于理论循环,又因为两个循环压缩机进出口状态相同比功相同,因而过冷循环中单位制冷量的增加又使性能系数增加。总而言之,采用过冷循环总是有利的,过冷度越

5、大,对循环越有利。过冷: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低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过冷度: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差3、蒸汽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1)过热循环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比理论循环的排气温度高,2)过热循环的比功大于理论循环比功,3)由于过热循环在过热过程中吸收了一部分热量,再加上比功又稍有增加,因此每千克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排出的热量较理论循环大,4)相同压力下,温度升高时,过热蒸气的比体积要比饱和蒸气的比体积大,这意味着对每千克制冷剂而言,将需要更大的压缩机体积。5)对于无效过热,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和运行在相同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的理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是

6、相等的,但由于蒸汽比体积的增加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减少,对给定压缩机而言,它将导致循环制冷量的降低。由于循环比功的增加,性能系数下降。6)对于有效过热使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加,但由于吸入蒸气的比体积也随着吸入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故过热循环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这与制冷剂本身的特性有关。有效吸气过热对性能系数的影响与单位容积制冷量有类似之处。随着过热度的增加,单位制冷量增加,比功也增加,性能系数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同样与制冷剂本身的特性有关。过热: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饱和蒸气的温度过热度:制冷剂蒸气的温度与同一压力下饱和蒸气的温度差无效过热:由

7、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而过热,但它并没有对被冷却物体产生任何制冷效应,这种过热称为“无效”过热。有效过热:如果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或者发生在两者皆有的情况下,那么,由于过热而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物,因而产生了有用的制冷效果,这种过热称为“有效”过热。1、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使节流前的液体和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行内部交换,制冷剂液体过热,低温蒸气有效过热。这样,不仅可增加单位制冷量,而且

8、可以减少蒸气与环境之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