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

ID:14721862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2012.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纲要黄华课程名称:八年级数学(上)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时间:90---100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2、 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等概念,并会进行实数的简单计算。3、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会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并能根据平移、旋转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4、 掌握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内角、外角及多边形

2、的概念。5、 能准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上准确的描出各点,掌握简单的坐标系中坐标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规律。6、 初步理解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并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8.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发行的《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内容实

3、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开学第一课】:一个课时。解读本学期《课程纲要》:指导学生规划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的自我管理要求和预定本学期学习目标。章/单元章节内容课时安排备注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3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13.蚂蚁怎样走最近1回顾与思考1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2.平方根23.立方根14.公园有多宽15.用计算器开方146.实数3回顾与思考1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生活中的平移12.简单的平移作图23.生活中的旋转14.简单的旋转作图15.他们是怎样变过来的16.简单的图案设计1回顾

4、与思考1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3.菱形14.矩形、正方形25.梯形2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7.中心对称图形1回顾与思考2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22.平面直角坐标系33.变化的“鱼”2回顾与思考1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12.一次函数13.一次函数的图象2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回顾与思考1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谁的包裹多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3.鸡兔同笼14.增收节支15.里程碑上的数1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2回顾与思考14第八章数据的代表1

5、.平均数22.中位数与众数1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1回顾与思考1◆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度。2.设计课课练,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作业。二、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环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交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2.先学后讲:课前预习探究,课中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质疑互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3.重、难点讲授:对于核心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学生在预习或平时学习中

6、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要精讲精练。4.巩固训练与分层辅导:分层设计相应的优化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全批全改和部分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分层辅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5.复习总结:善于总结和归纳,以每章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主干,构建单元的知识网络构图,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和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方法1.合作学习:建立5-6人组成的互助学习小组,指定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

7、长,指导小组内学生制定互帮互学的要求和措施,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方法共享、互评互学,达到组内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2.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和反思,查漏补缺,定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反馈1.课堂反馈:通过课堂观察、预习交流、提问回答、板演、课堂测试和练习、学生质疑等途径及时反馈。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检查批写、课后检测、师生对话交流、课后辅导和单元测试等途径来反馈。4五、课外拓展性学习1.根据学习内容标准,在课内可适当延伸,拓宽

8、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2.以课本中的“读一读”栏目为主线,让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有更多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机会,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选择相关材料阅读、思考,同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评价分为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达标测试性评价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