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

ID:14763230

大小:74.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30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_第1页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_第2页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_第3页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_第4页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03G101勘误第15页第3.3.1条第三行末“3.3.4”应为“3.3.3”。2、第27页图4.2.5单跨井字梁“JSL7(1)”应为“JZL7(1)”。3、第43页图A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laE”应为“la”。4、第47页转角墙构造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加注“≥0”。5、第47页左边中间端柱转角墙构造最上边一行尺寸标注应为“伸至对边≥0.4laE”,漏印“0.4”。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7、第54页上图和下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8、第55、

2、56页上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9、第67页1—1右上“按54页”应为“按48页”。10、68页上图、中图左下方的小图及引注“当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锚”应删除。11、(勘误)第3页“构件代号”第2栏第5行“非边缘端柱”应为“非边缘暗柱”。12、(勘误)第19页最下边一行“注”中“混凝土标号”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13、(勘误)第19、21两页左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栏所标出的底部加强部位“-2、-1”层应为“1、2”层。14、(勘误)第20页“剪力墙柱表”下面一排中部“GYZ2”和第21页1×A~B轴上的GYZ2自标高8.670往上的“T型”配筋截面应为“一型”

3、配筋截面,以符合第18页“构造边缘翼墙(柱)GYZ”的规定。15、(勘误)第21页连梁(LL)标注中上部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的分隔“,”号应为“;”号。16、(调整)第24页左栏最下一行第15~17字“通长筋”改为“全跨相同”。同页右栏倒数第二行调整改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17、(增补)第25页第4.2.4条3款第三行在“另一边省去不注。”与“(图4.2.4a)”之间增补插入:“不适用该规定的情况见下款。”并删去“(图4.2.4a)”。再补充第4款:“4.当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18、(增补)第33

4、页表《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的注增补第5条:“5、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19、(勘误)第34页表头删去“纵向”两字。20、(调整)第36页“焊接连接”构造对焊接连接点的引注“相邻纵筋交错焊接连接”改为“相邻纵筋交错对焊连接”,防止误解为允许采用搭接焊接。21、(增补)第36页“注”第5条和第42页“注”第4条后均补充:“也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在该两页图2连接点的引注上均增补:“(将柱下端的搭接位置上移至此)”。22、(调整)第38、39页对焊接连接

5、点的引注“闪光接触对接焊接”去掉“闪光接触”四字,调整为“对接焊接”。23、(增补)第40页右下“圆柱螺旋箍筋构造”的分图名“2.搭接构造”增补改为:“2.螺旋箍筋搭接构造”。24、(调整)第47页上排第3图转角墙的水平筋搭接长度“≥LlE(≥Ll)”改为“≥1.2LaE(≥1.2La)。同页“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构造中加注:“除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外,当剪力墙水平钢筋满足直锚长度或弯锚长度与形式要求时,可不伸至对边。”25、(调整)第48、49、50页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中的竖向分布钢筋搭接长度“LlE”改为“1.2LaE”,“Ll”改为“1.2La”;接头位置错开距离“

6、≥0.3LlE”和“≥0.3Ll”均改为“≥500”。26、(增补)第48页“注”增补:“3.本图集所指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3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27、(调整)第51页双洞口楼层LL去掉中间支座中的两道箍筋。在“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注中加注:“箍筋封闭位置可在矩形截面的任何一角。”28、(增补)第54、55、56页“注5”第5行第三字后增补插入:“当支座上部钢筋与通长筋直径相同时,”。29、(勘误)第65页上图梁下部钢筋锚入支座“(Ll)”应为“(La)”。在“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的“注”中补充:“当为光面钢筋时,梁下部钢筋的直锚长度为15d。”30、(

7、勘误)第66页上边“注1”中的“26页”应为“33页”。同页上所有梁及梁节点的下部钢筋的直锚长度均改为12d,并加注:“当为光面钢筋时,梁下部钢筋的直锚长度为15d。”31、(增补)对本图集所有与连接和锚固有关的构造说明中增补:“钢筋连接和锚固必须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3钢筋的锚固’与‘9.4钢筋的连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的所有规定。墙●墙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