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

ID:14836056

大小:3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0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_第1页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_第2页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_第3页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_第4页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抑郁心理学论文范文:研究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论文摘要:抑郁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存活与发展,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抑郁的产生是由于积极因素缺乏的观点,并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抑郁预防干预计划。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抑郁的阐释,展示了积极心理治疗对抑郁预防和治疗效果,并指出积极心理治疗与

2、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并不相悖,而是对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完善与补充。二者的有机整合将是青少年抑郁预防干预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积极心理治疗  1004-9142(2013)05-0142-05  一、积极心理学适时而生  大量研究表明,进入青春期无论是抑郁症状的水平还是抑郁症的发生率都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率在20%~44%。青少年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身心经历巨大变化、面对多种成长危机的时期,这一切导致了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增加。青少年时期首次抑郁发作不仅影响青少年当前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引发自杀、吸

3、烟和攻击等理由行为,而且从长远来讲会增加青少年晚期或成人早期抑郁发作的可能性。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指出在1990年抑郁是致残的首要理由,并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因素中的第二位。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治疗迫在眉睫。  自1879年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才。可是,如今我们有了一套日趋完善的病理体系,却生活得愈加空虚、不快乐。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心理学的重心已逐渐偏向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而忽略了其更为根本的两项使命。积极心理学的适时而生重新唤醒了对人类幸

4、福生活和积极品质的关注。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证实有效的干预手段,为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展现了新的希望。  二、积极心理学对抑郁的阐释  无论是贝克的抑郁认知模型,还是无望抑郁认知模型,传统的抑郁理论都主张抑郁的形成是因为消极认知偏差的产生。但是,“抑郁的现实主义”和“积极错觉”等研究却证实抑郁个体不存在过分消极的认知偏向,他们只是对于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对于现实的风险与损失具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反思,其中一些研究者提出“导致抑郁的理由不是个体身上消极认知偏差,而是积极力量未被充分发挥”,并且在回顾抑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阐

5、释抑郁,强调积极因素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在抑郁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一)积极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魅力;认为自己更有可能经历更多的积极事件(例如比赛获奖或是获得奖学金),而不太可能经历消极的事件(例如发生意外或是家庭破裂)。这种积极认知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倾向,心理学家称之为“积极错觉”。总结起来,正常人具有三方面的“积极错觉”:(1)自我提升(serf-enhancement),例如我比爱因斯坦更聪明。(2)幻想制约(illusionofcontrol),如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办不到的。(3)不现实的乐观(unrealis

6、ticoptimistic),例如我的未来一片光明。我们认为适度的积极错觉能够提供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于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而抑郁(尤其轻度抑郁)的产生可能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积极的认知偏差。  (二)积极情感  Seligman在2008年的一篇报告中提出,抑郁与幸福的相关接近-0.35,这意味着抑郁的发生常与幸福的贫瘠共存。积极心理学家将幸福体验细化为:愉悦感(pleasure)、参与感(engagement)和作用感(meaning)。Seligman等报告,抑郁病患的愉悦感、参与感和愉悦水平显著低于非抑郁精神病患者和正常被试。既然情感贫乏与抑郁是有关联的,

7、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方向模糊的相关关系,还是前后相继的因果关系?过去我们常将抑郁个体表现出的愉悦感、参与感及积极感的缺乏视作抑郁的症状表现之一,然而,积极心理学家却提出它可能是导致抑郁的真正理由。这么说的依据是积极情感具有扩展与建构(broaden-and-build)的适应功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危机的关头,个体会产生害怕、恐惧、紧张等消极情感,这些消极情感将缩小个体即时的认知和行为系统,帮助个体迅速组织应激资源,使个体自身免受伤害;而积极情感却能扩展个体瞬时的认知行为系统,促使个体突破限制、束缚,开放经验,进而建构起持久的心理资源,个体主观的适应状态

8、(well-being)最终会处于螺旋上升的发展序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