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

ID:14844936

大小:4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_第1页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_第2页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_第3页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_第4页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规范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管理,根据《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建设、管理与服务等活动。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是指由市、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主导建立的,经市民政部门核定,承担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具体事务的公共服务场所,包括:(一)市社区服务中心(市社会组织服务交流中心)主导建立的市一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二)各区民

2、政部门主导建立的本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三)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主导建立的本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四)市、区有关部门主导建立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第四条市民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统筹指导、建设核定、资助审核、考核评估、监督管理13,负责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按照预算编制规定和程序将项目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做好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统筹协调、业务指导,负责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规定,按照预算编制规定和程序将项目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做好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等工作。市、区有关部门按照“谁建

3、立、谁保障、谁监管”的原则,负责本部门主导建立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业务指导、运营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市、区财政部门负责按规定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核,并与民政部门一起做好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等工作。第五条市社区服务中心(市社会组织服务交流中心)作为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业务指导单位,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具体业务统筹协调;(二)协助市民政部门制定和实施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业务考核和运营评估标准;(三)协助市民政部门进行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体系建设;(四)统筹开展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系统平台和数字化培育平台建设;(五)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六

4、)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业务交流。第二章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建设13第六条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固定场所:建设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用于社会组织培育服务的区域应不低于培育基地建设面积60%的比例;场地属租赁性质的,租赁期限应不少于3年。(二)基础设施完备:培育基地应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包括基本的场地装修、办公设备等,消防管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三)内部管理完善:培育基地运营主体明确,运营管理制度健全,工作人员不少于3名,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四)使用功能清晰:应以社会组织培育为唯一用途,不得兼顾商业或其他用途。(五)培育重点突出:市社区服务中心、区民政

5、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主导建立的培育基地入驻的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含未注册成立,但已开展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应占入驻社会组织总数的60%,且不少于5个。第七条13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立运营后,由主导建设的主管部门(单位)向市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市民政部门委托第三方开展实地勘察和综合评估。符合条件的,由市民政部门予以核定,纳入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管理体系,统一规范标识并向社会公布,并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予以一次性资助。其中,街(镇)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由区民政部门受理,加具意见后报市民政部门核定。第八条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提供办

6、公及服务的业务场所、会议室、培训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二)负责提供相关政策指引咨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协助落实社会组织优惠扶持政策。(三)负责提供符合社会组织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培训、讲座等多元化服务,重点引导社会组织提升内部治理、项目策划、服务开展、资源筹集等方面的能力。(四)负责提供项目资讯、转介服务、社会捐赠、公益资助、合作交流等信息共享、资源链接服务。(五)负责提供活动策划、项目推介、品牌推广、风采展示等服务和平台。(六)负责提供有助于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日常行政管理服务,协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相关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工作。(七)负责提供社会组织党群活动场所、党建

7、工作培训等服务,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和工青妇工作。第九条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专业运作、品牌培育”的原则,重点培育、优先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一)市级社会13组织培育基地及市级群团类社会组织培育基地重点培育在社会治理、公益慈善领域有行业影响力,能示范、引领和带动同领域社会组织发展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二)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重点培育在其辖区内起示范引领作用,能带动和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