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

ID:14907019

大小:5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_第1页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_第2页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_第3页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_第4页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思路:立足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健康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注重以重大产品和支柱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强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主要行业和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阶段目标:突破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攻克资源开采、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明显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初步缓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为粮食单产增长10

2、%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到40%以上提供支撑;材料、制造、信息等产业若干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超过8%;突破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确保社会公益领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1)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针对我国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大规模环境破坏的不可逆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把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节能优先,努力推进能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近期国家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油气和矿产等战略性资源

3、勘探、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扩大现有资源储量;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技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突破清洁、可靠、经济的能源供给与使用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点攻克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节能关键技术;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及煤的多联产技术,掌握先进的洁净煤发电技术、煤炭转化技术和污染物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突破水能、风力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及产业化利用;掌握特高压输电和电网安全关键技术,提高电网输电容量、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组

4、织实施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等重大项目。专栏2:能源领域的重大项目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集成技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开发系列化、成套化建筑节能系统设备,实现新建建筑总能耗降低50%以上,新建建筑采暖能耗降低60%~65%,住宅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用电量降低40%,大型公共建筑用电量降低60%。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研制2~3兆瓦风电机组,建设近海试验风电场,形成海上风电技术。攻克2兆瓦以下风电机

5、组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认证体系。±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通过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理论和试验研究,掌握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研究试验方法,促进大电网技术和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进步。坚持节约优先、增储增效,提高资源安全供给能力。重点开发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重大调水工程配套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大型油气田高效勘探技术以及复杂油气藏和煤层气高效开采技术;开展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勘查与评价,开发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技术、复杂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煤炭清洁安全采选技术。组织实施中西部大型矿

6、产基地综合勘查技术与示范、复杂金属矿采选冶关键技术与装备、大型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大项目。专栏3:资源领域的重大项目中西部大型矿产基地综合勘查技术与示范。掌握三江地区等十大中西部重点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开发并集成适合中西部不同地形条件的地、物、化、遥综合勘查技术系列,提交大型矿床远景靶区25~30处,可供商业勘查的铜、铁、铅、锌等大型找矿基地10~15处,探明一批铜、铁、铅、锌和金等资源的储量。复杂金属矿采选冶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克20项复杂难处理矿采选冶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大型采选冶成套设备,使我国复杂矿采矿损失率和开采成本降低20%

7、~30%和15%~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8%~10%,生产能耗降低10%~15%,扩大可利用金属资源量15~20亿吨。大型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发5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单套1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和日产淡水10万吨级核能淡化技术与装备,建立示范工程;发展10万吨/时级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与装备和生活用海水利用技术以及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引导与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加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研发,建立10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及环境管理支撑技术研究;开发退化生态区生态系统

8、以及重大工程沿线生态综合整治技术,建立15个不同类型示范工程;研究预测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研究制定适应和减缓全球环境变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