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

ID:14911568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_第1页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_第2页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_第3页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_第4页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表现主义  作者简介:张显(1989-),女,汉族,洛阳人,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11级研究生。  摘要: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小说多处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埃里森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着重描写对象,对多个人物形象进行了类型化处理,还描述了一些幻象和荒诞场景。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小说倍增姿色、魅力非凡。  关键词:表现主义;内心世界;类型化;幻象;荒诞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3  引言:  表现主义在1911年首先被德国批评家用以描述野兽派、早期立体主

2、义者和其他的与印象主义和与模仿自然相对立的画家。有时也像浪漫主义、巴洛克那样来指吕内瓦尔德、格列柯等画家。[3]:358根据剧作兼评论家巴尔(HermannBehr)在《表现主义》(Expression,1916)一书中的强调,表现主义运动是根源于德国十九世纪美学(主要是歌德的作品),而由现代作家如柏格伦、里格、李普等发扬光大。他解释表现主义为“一种极注重内心世界的运动,与受自然的或感官的外部世界‘奴役’之印象主义成对比”[2]。然而,要给表现主义下个清晰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表现主义者既没有一个统一的宣言、纲领,又没有统一的表达方式,它实际上是个宽泛的,没有统一艺术规范、无法用一个确

3、切定义来概括的文艺流派或文艺运动。”[12]但表现主义的作品都有共同的艺术观点和态度。表现主义的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作品通过表现主观感受和激情来揭示人物内心,追求事物深层的实质。同时,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关注人物本身又常常将其抽象并类型化,以突出其人性,还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采取象征、夸张抑或怪诞等艺术手法来揭示人的灵魂。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1952年的成名之作。该小说第一次出版时就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1]直到今天,该小说使用的艺术技巧以及这种技巧所表现的社会景象,仍然具

4、有惊人的力量。[11]一位作者没有给出姓名的黑人大学生,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被迫接受其保护人虚伪的承诺,离开学校来到纽约,却发现自己跌入保护人设下的陷阱。作为一个黑人,他不仅常常被白人当做“看不见的人”,还屡屡陷入麻烦,处境悲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吸收为“兄弟会”成员,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器重,但最终却发现自己陷入更大的圈套。最后,他躲入一间装有1369个灯泡的地下室里,甘心做个“地下人”,接受那“黑暗的黑暗”。《看不见的人》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着重描写主人公内心体验化作的激情,里面的人物多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来代替有个性的人。在主人公进入北方世界后,小说舍弃细节

5、的描写,多展示由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同时还以怪诞的方式来表现他所看的的充满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情景。这些都代表了《看不见的人》里的表现主义特征。  内心世界的展示  表现主义艺术家们认为以往写实的创作方法已经过时了,他们认为“描绘现象并不能把握现实事物的本质,对所观察的细节进行分析从来不会成为描写总体存在的现成表达方式。”[7]:68因而,他们试图靠表现主观情感来打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用品图斯的话说,就是“把现实从对现象的描述中解放出来,把我们自己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同现实进行斗争……借助精神的穿透力、感动力、说服力,借助感情的冲击力、爆发力,占胜现实,控制现实……”

6、[7]:70他还说:“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由外向内,而是由内向外实现的,需要通过思想的手段去实现内心的现实,”而“现实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8]:43在《看不见的人》里,埃里森借用第一人称的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这两个双重视角来做回顾性叙事的,他所表现的现实与主人公的内心是融合的。我们看不到主人公的外貌,也看不清他所处的外部世界,只能聆听到主人公的心曲。  当主人公回忆在南方大学读书时,我们还能看到几处写实的描写,“校园里的道路幽然曲折,两旁是一溜树篱和野玫瑰……忍冬和紫藤沉甸甸地从树上挂下来,四处蜜蜂嗡鸣,空气中飘逸着玉兰花的芬芳和紫藤的清香……学校是布满鲜花的荒野,那里岩石深深地陷在地下,

7、烈风悄悄地躲在一边,斗输了的蟋蟀对着黄色的蝴蝶唧唧啾鸣。”[5]:40在主人公眼里,学校是个恬静,充满希望又使他有安全感的地方,这与布莱索博士无理开除他的蛮横专断形成鲜明对比。来到北方后,主人公的情况急剧变化。埃里森在这里极少使用写实的手法,我们无法得知主人公所处的具体方位,或是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我们只知道外部世界在主人公内心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和激情。初到纽约时,他因在地铁上与一个白人妇女挤得过近而惶惑不安,在街上看到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