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

ID:14952302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1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_第1页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_第2页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_第3页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_第4页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  [摘要]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之一。新形势下,为了消除职业教育空心化,有必要发展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文章在分析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遇到的瓶颈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新合作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和基层设计。在顶层设计上,建立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真正面向市场的产学研创用合作机制,架设让职业教育不同人才脱颖而出的立交桥体系等;在基层设计上,组建规范化连锁化的职业教育集团,构建确保合作项目双赢的项目协作管理和运作平台,完善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配套措施等。  [关键

2、词]新合作职业教育行业组织实体企业产业界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杨运鑫(1963-),男,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05-03  合作教育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目前较为流行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最早是由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年开创的,他发现在课堂中无法训练学生日后工作必备的许多能力,遂将工作与教育联系起来。中国新

3、合作职业教育指的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实体企业、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关联体之间密切合作,建立信息、人才、资源等对接协作机制,形成战略联盟。教学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产学研创用结合;业务模式上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教育模式上政府宏观政策引导、行业组织具体指导、职业院校和实体企业实施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上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着力点在于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  一、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遇到的瓶颈障碍  行业组织是指由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自愿的

4、基础上,通过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为来维护行业共同利益的一种民间性、行业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包括行业方面的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公会、联合会等。实体企业是指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得不说在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方面仍有不足。  1.法律法规上,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化条文。第一,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和范围。法律法规大多停留在倡导、鼓励等空乏的原则性规定上,缺乏细化的法律条文。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下,需要突出实体企业、行业组织、职

5、业院校这三大要素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并明确助推职业教育活动的范围和对象,如实体企业的员工超过300人或年利润达到100万等就应拥有用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合作途径和方式。目前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只有学生赴企业实习和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尚未完全纳入正规的法制轨道,有必要明文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须采取对企业和院校都有实质性意义的3种以上的合作方式,多者不限,鼓励助推方式创新。第三,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监督评价

6、机制。税收、信贷、监督、评价、信息等方面的引导与服务不够,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的指标没有纳入职业院校的评价考核要求,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的不作为成本较低,监督评价的主体实施者依然模糊,角色游离,导致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2.关键要素上,助推职业教育的行业组织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完善。第一,行业组织呈现地区和行业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行业组织较为完善,西部内陆地区相对来说行业组织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各级政府颁布的助推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不太容易顺利出台、切实落实和产生明显效果。第二,行业组织的功能不完善,吸引力不够。我国以前将行业

7、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挂靠行政部门才能注册,限制了行业组织自下而上的自发组建。行业组织覆盖率低,内部机构不完善,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对新兴经济体触角不敏锐,对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不能为生产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全面的信息。第三,行业组织的民间市场定位不够,主动性不强。由于受大一统文化和行政化机关的长期熏陶,行业组织的行政命令和硬性规定比较多,重视费用的收取而不太关注引导、协调、服务的提供,对行业和企业的利益维护以及行业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协调做得不深不透。  3.资源配置上,全能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计划模式不灵活。第一,宏观资源配置上,

8、中央和地方对专业设置等管得过多,热衷于学历教育和学术教育,大力资助公办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很难分到应有的一杯羹,面向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