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

ID:14958332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1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_第1页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_第2页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可持续发展湖北省枣阳市师苑高中刘锋甫441200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部特殊的环境教育教材。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紧密相关。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人类也在面临着生存的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和生态危机成为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的高度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

2、持人与环境的最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本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由于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下,人类与自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人类的经济活动融于天然食物链之中,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自觉利用土地、生物、水和海洋等自然资源,依靠自然界自身的净化能力,保持一种自发的生态平衡关系。随着农业和畜牧业产生,被称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兴起,人类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逐水草而居,刀耕火种,从事渔猎,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次巨大的变革,奠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基础,成为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前提,并带来了光辉灿烂的

3、古代文明。如处于幼发拉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巴拉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等。 中国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既提出要“天人合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我们的祖先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时,已经懂得了要有节制,具有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里所谓的天,是指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人、天、地、万物与自然都是一体的,保持和谐相通

4、。孟子告诫统治者,“仁民爱物”,重物节物,才可能维系人类的持续发展。可见,孟子主张发展经济是和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相提并论的。 随着农业文明发展,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相对减弱。从原始的石制工具开始,到青铜工具的出现,再到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人类在由简单地利用环境进入自觉改造环境的时代里,更多的土地被开发,更多的孩子得以养育,人类的种群开始迅速扩大,使农耕文明的发展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扩大物质生产规模,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它一方面推动了农

5、耕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引起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但此时的人类还意识不到这样做的长远后果,较突出的例子是,四五千年前灿烂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农耕所积累的环境压力、最终减少粮食供应并破坏整个经济,从而使古代巴比伦文明的“伊甸乐园”被无情地毁灭;古代经济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变成了不毛之地;我国的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广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发源地,随着秦汉时期,过度开垦和大量砍伐树木,森林骤减,水源得不到涵养,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日益贫瘠,给后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农耕文明越发展,人口就愈多,愈要扩散,每次扩散,生态就

6、又再被严重的破坏一次。人们破坏了黄河沿岸的生态后,又开始转向长江沿岸。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大批汉人南迁,一方面对南方的开发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明清时.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不过,人们在这时开始认识到生物界有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出现了生态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农牧结合,利用动植物的互养关系,发展以农养农、以牧促农的生态系统。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和环境的恶化。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类利用、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

7、增强。第一次技术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步入了蒸汽时代,促使交通运输、冶金、采煤、机器制造业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次技术革命,由于电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促使石油的开采和提炼得到发展,石油像电力一样成为极其重要的能源。工业文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最为彻底也最为无情。人的生存建立在对自然界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开发利用之上,建立在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的基础之上。由于新生产工具、交通工具、能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