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

ID:15028610

大小:49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1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_第1页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_第2页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_第3页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_第4页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中考中国历史专题复习之—近代化探索知识分析及演练【考纲解读】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事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 ①19世纪60年代,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

2、资本主义对华侵略加剧。③1851~1864年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清政府内外交困。④清政府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目的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指导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前期 “自强”,后期“求富”主要成就创办工业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划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筹建北洋、南洋、福建海军。实力最强的是北洋海军,1885

3、年成立海军衙门。新式学堂 1862年创办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它不在于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交通通讯 火车、轮船、电报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作用(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列强的经济侵

4、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地位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评价局限性:维护清朝统治;不触动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进步性(意义)曾国藩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发起者。李鸿章 创立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淮军、北洋水师创始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张之洞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兴办新式教育左宗棠 收复新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创办洋务,成立福州船政局。二、戊戌变法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壮大;进步团体的推动;变法思想的传播,严复

5、的启蒙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条件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壮大;思想基础: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与传播(如严复的进步思想)组织基础:进步团体的成立。公车上书 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梁的主要活动 1.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2.组织“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了。时间 1898年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改革的性质。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6、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增强军事力量,促进国防建设;有利于挽救民族危机。结果 被顽固派镇压而失败。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力,又不发动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所以自上而下的变法注定要失败。评价①进步性: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②局限性:维新派没有实力,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实力强大。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三、辛亥革命孙中山

7、的革命活动主要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3)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4)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5)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6)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兼任总理。评价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辛亥革命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8、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阶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