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

ID:15047072

大小: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_第1页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_第2页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_第3页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_第4页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繁荣教育科学事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全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为做好此次奖励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次评奖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总结2008年以来我省教育科研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推进我省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高教育科研质量,为推动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新的贡献。第三条申报范围:2008年1月1日——20

2、12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申报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已公开出版和发表(含省新闻出版局核准的省级内刊)的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报告等(不包括论文集、教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2、未公开出版和发表,但已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教改方案和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3、凡列入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的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成果(已结题)均可参评,未列入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但经厅局级以上单位鉴定或评审通过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第四条奖项设置此次评奖,以推动和解决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问题的优秀应用研究成果作为奖励的重点,并重视奖励基础

3、研究以及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优秀成果。本次评奖设一等奖30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0项,并根据需要设立特等奖或荣誉奖。第五条申报成果的基本条件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2、参评成果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既反映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又能够体现我省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水平。3、学风端正,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方法科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划要求。第六条评选的具体标准1、基础

4、研究成果:学术上有所创新,理论上有所建树,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方法,在探索重要理论问题、填补学科空白、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做出贡献,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受到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和好评。2、应用研究成果:在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方面有所突破,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决策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和方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教改实验成果已在较大范围推广,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明显实效。此类成果已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或推广应用的,须由市、州级以上(含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作者所

5、在高校出具证明,并由使用单位注明所采用的成果内容。第七条组织机构1、省教育厅成立全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的职责是:审议评奖工作方案、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确定学科评审组的组成,审定学科评审会议结果,处理异议投诉并作出最终裁决等。2、奖励委员会根据需要下设若干学科评审组,学科评审组由学术造诣深、思想水平高、办事公正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参评成果进行评审和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成果建议名单。3、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行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受理各地、各单位推荐上报的成果,负责处理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第八条推

6、荐和申报办法1、本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采取由个人或集体(课题组)申报与单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一个人或同一集体参评的成果只限一项。2、参评成果需填写《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成果鉴定评审材料,市、州级获奖证书复印件,成果应用证明等)。3、各市、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市、州直属学校和单位的成果申报、资格审查和推荐工作,并负责对所属县(市)的成果评选推荐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各县(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成果申报、资格审查和推荐等工作。没

7、有设立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地区由各地教育局办公室负责。高等学校由各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负责。4、省教育厅各处室和直属单位的个人或集体的参评成果,由各处室和直属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后,直接报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推荐上报的成果进行资格审查。第九条申报中的其它事项1、署名多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署名人负责申报,申报者不超过5人。系列丛书只能以单本著作独立参评;多卷本专著整体申报参评,不能单卷参评。2、已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奖活动的市、州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其推荐成果应是上述评奖活动中已获奖的成果。凡参加上述评奖活动而未获奖

8、的成果,不得推荐参评。未参加上述评奖活动的成果可推荐参评。3、已在国家和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