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

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

ID:1507227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_第1页
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_第2页
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行动为导向”课程整合的实现与创新■袁咏平《职业圈》 2007年第21期【摘要】文章探讨了高职教育中以“行动为导向”进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课程整合需要经过的途径与方法,并就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整合;课程标准;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1-0107-0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呈蓬勃良性发展态势,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

2、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之一就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特别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的一个新思维。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理论的创新,更是从实践上创新。    一、专业剖析    引进“行动导向”的动因是: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来说,“行动导向”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以与特定工作岗位职业活动及与之相

3、关的经验、知识、能力和敬业态度等为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来说,“行动导向”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这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截然相反;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实践,这与课堂教学、实训(验)室等教学组织形式也形成了巨大反差。  (一)培养目标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直接创造财富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的依据,也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4、。因而,我可以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具体目标确定为:面向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行动知识、职业行动能力与职业行动素质的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能力分析  1.职业行动知识:是指为完成某项职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它还应整合到同一岗位群中不同岗位之中,也就是职业行动知识的迁移;渗透到相近的其他岗位群中的岗位上,以适应岗位变化,这是职业行动知识的再生。  2.职业行动能力:是指履行某岗位职责的动手能力,是任职或顶岗所直接需要的实用性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它是职业

5、行动知识的运用与检验,包括能够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掌握应知应会的职业技术规范的能力等。  3.职业行动素质:我的理解就是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养、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这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后续发展需要。    二、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是课程整合实现的重要环节,我认为它是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整合的问题”。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也会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上。课程分析包括

6、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开发设计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应以社会职业岗位为起点,以工作过程为纽带,将职业群中有关岗位以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而形成一个整体。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也会影响到其后的教材开发。  (二)课程标准设计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检查、签定的质量评价标准,它应是教学大纲的代替。用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三)课程开发设计

7、  课程开发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细化,它解决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中要以职业活动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思想。其步骤可包括如下方面:1.通过对该行业的深入调查,确定职业典型的工作过程;2.确定职业实际的工作任务;3.将职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归并为适于教学的工作任务;4.将第三个方面涉及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职业课程与教育课程。职业课程是指某职业工作岗位所涵盖的一整套活动,而教育课程是指有组织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

8、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职业课程与教育课程之间可以是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或多对一的关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两者相互之间出现了“度”的变化,即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界限已经十分模糊。理论教学注重应用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实践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课程整合方案    (一)按职业活动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应当以职业“主题”为轴心,进而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用职业来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