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

ID:15103719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_第1页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_第2页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_第3页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_第4页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例分析作者:杨惠茹何沿虹王川茹【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8年3年住院及门急诊所有死亡病例,总结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因素,为临床的防病、治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将1775例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死亡疾病等相关因素录入Excel系统进行汇总。结果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70~79岁年龄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死亡疾病排列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意外、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死亡率与性别、疾病、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关键词】死亡因素;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我院承担着我市“120“急救任务,2006-2008年3年间住院及

2、门、急诊(包括”120“送入即死亡者)共死亡1775例,为了解死亡患者年龄、性别、死亡疾病种类,为今后防病、治病及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就所整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5资料均来源于我院死亡专职登记科及病案信息科,死亡资料均已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3年期间住院及门急诊所有死亡病例。资料来源真实可靠。  1.2方法对选取的所有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统计,疾病分类原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ICD-10国际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死亡疾病均以直接导致死亡的最终诊断为准,年龄按照每1

3、0年1个年龄段及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分别进行分段统计。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死亡性别构成见表1。  3年出院总人数为46080例,死亡人数1775例,死亡率3.85%。其中住院死亡319例,占74.3%,急诊死亡456例,占25.69%。男1252例,占70.50%,女523例,占29.46%,男女比例为2.4∶1,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12006-2008年男女死亡构成比(例)  2.2死亡年龄构成5见表2。死亡人数中年龄最小为0.002岁,最大102岁,平均(58

4、.10±17.12)岁。在0~、40~、60~、70~岁年龄段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50~70岁年龄段男、女死亡率最高。0~9岁年龄段死亡率最低。表2不同年龄性别死亡分布情况  2.3死亡疾病构成见表3。  排列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占22.82%,意外占21.18%,恶性肿瘤占14.67%,脑血管系统疾病占13.97%,呼吸系统疾病占8.11%。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吸毒引起的男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死亡疾病构成比  3讨论  3.1死亡性别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资料报道基本一致[1-2]。

5、这与男性工作性质、劳动强度、生活、精神压力的增大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原因有关,并且一部分男性对所患疾病未引起高度重视,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期,所以合理安排生活,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发现、治疗疾病,重视并加强男性疾病的监控以达到降低男性死亡率。  3.2死亡年龄550~79岁年龄段死亡率相对较高,其中7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其次是60~岁年龄段,与资料报道一致[1,3]。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走向衰退,体质不断减弱,抵抗力降低,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增加。要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增加他们的抵抗力,加强宣传工作,定期体检筛查疾病,做到预防为主,同时提高防病治病技

6、术,以降低老年病死率。  3.3死亡疾病我院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排列前五位与资料报道有差异[5-8]。主要因为本次统计的死亡病例包括住院及门急诊所有死亡病例,而且“120”急救带来大量急诊死亡病例,而资料报道的仅为住院死亡人数。死亡病因中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为第1位,与相关资料报道一致[2,4]。恶性肿瘤、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目前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所以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参考文献】 [1]曹冬梅.2000~2006年1860例死亡病人统计分析[J].现代

7、医院,2007,7(8):109-110.  [2]田丽亚,韩萍.1997~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8):997-998.  [3]5柴俊英,张丽秀.1998-2002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287.  [4]路再英,钟南山.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9.  [5]贺佩,肖伟等.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6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