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

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

ID:1510883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_第1页
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_第2页
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ELISA试剂“花板”问题的出现与分析【关键词】ELISA试剂花板问题在使用ELISA试剂进行血液HBsAg、HCV、HIV及梅毒等各项检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空白和阴性、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孔(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HBsAg0.5ng,1ng;HCV、HIV、梅毒均为2NCU)结果正常,而血液标本孔的OD值却比较高(大多数OD值≥0.070)。标本的阳性率很高,每板除对照孔外,有时阳性高达10孔之多,而大多数真阳性标本都出现弱阳性结果。这就是试验中所说的“花板”问题。这种现象对检验结果的正常判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笔者在试验中,针对这种

2、“花板”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判断。总结如下。  1标本、试剂、仪器  1.1标本2008年1—12月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液标本。  1.2试剂HBsAg、HCV、HIV、梅毒试剂均为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  1.3仪器LD4-2型离心机,BIDRAD1575型洗板机,BIDRAD550酶标仪。  2方法  所有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液标本,按照各个厂家提供的ELISA试剂说明书进行HBsAg、HCV、HIV、梅毒等检验项目操作。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3结果  所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偶尔会出现“花板”问题。3  4分析  在所有标本进

3、行检测的过程中,所用的仪器及加样过程都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步骤均按照各种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去做,排除实验所用仪器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外,试剂盒内的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值都很正常,只有检测的血液标本情况异常。根据国家和疾控中心报告阳性率的比例不应该是很高的情况下,复查后出现“花板”问题的标本基本上仍是阴性。因此,原因可能是在标本的处理,特别是放置时间、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及温度方面的问题。所以,标本的处理就成为实验结果的主要可疑因素。  为了避免“花板”问题的出现,降低检测的假阳性率,获得更理想的实验结果,首先在选择EL

4、ISA试剂时,应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批间差小、操作方便、省时的试剂。并在检验的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1)抽取样本时应抽出足够检验量的血液标本,选择无添加剂的真空试管,便于离心,得到足够的血清。(2)血液标本应置于室温下1~2h,使血液凝固收缩,然后离心检测或让血液过夜后再检测。这样才能使得血液充分收缩,让标本中的非特异性物质所致的假阳性率降至最低。(3)检测之前,加大离心转速,尽量延长时间,使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充分沉淀,让血细胞与血清彻底分离。(4)加样时不能加入红细胞或纤维蛋白,要按照操作说明书去做,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5、。(5)封板温育时,各孔一定要封严,防止阳性标本的液体蒸发,产生周边现象从而导致“花板”的出现。(6)手工洗板时应注意液体被溅出或孔与孔之间的液体溢出,连成整体液面后产生“3花板”。(7)用洗板机洗板时应防止针口有纤维蛋白或异物,这些异物在洗板的过程中易产生拖带现象而导致“花板”的出现。(8)洗液的温度也会影响洗板的干净程度,尤其是冬天温度过低时容易出现“花板”问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