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

ID:15113477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_第1页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_第2页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_第3页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_第4页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题报告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题报告2005-10-8点击:635“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的基本结构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要求。1.时代对教育的要求。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经济的竞争最终必将体现在对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上。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21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今天

2、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超3亿,网页达30亿页,每天正在以300万页的速度增加。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已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学生今后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已进入网络时代,所以让学生了解、掌握运用互联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十分必要。因此,在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须。2.素质教育对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培养目标:创造型人才;我们的培养重点:创新精神和实

3、践能力;我们要努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学生进行机械地、单一地传授知识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并使之与课程有效整合,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行。3.新课改对教育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教育部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

4、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教育改革的有机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开发课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二、概念的界定:我们所讲的“信息技术”,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中的技术,即传播信息的媒体的使用技术,包括检索、处理技术,信息显示技术等。传播信息的教学媒体非常丰富,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等,师生要掌握使用媒体的技术。二是运用信息的技术,绝非仅指信息中的技术,还涉及到如何利用信息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过程的控制

5、、管理、策略等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怎样选取信息,怎样与课程整合,怎样整合得有效。课题中所指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涵为:  创新精神:热爱祖国,独立自主,追求新异,永不满足,不畏权威,敢为人先,勇于负责,意志坚强。  创新能力:深刻的认知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的综合体。其中深刻的认知能力是基础,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关键,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则是其重要支柱。本课题试图通过运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数

6、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即“使分化了的教学要素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整体”是该课题研究的关键。三、实验的目标:总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21世纪知识与能力并进的创新人才。具体的目标:1.信息技术与数学达到有机整合。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能力,观察与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四、实验的原则:在整个实验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可行性: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整合,要切实可行。在学校的信息技术可行的情况下组织实施。2.选择性:对多种媒体的使用,要科学地、认真地进行选择,摒

7、弃随意性。3.多样性: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传播的信息,尽可能达到多样化。4.灵活性:根据课程内容、要求,根据新课标,采取灵活运用的原则,避免呆板的形式。5.交互性:运用网络系统,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整合,具有交互性,切实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6.系统性:对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的规划,以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五、实验阶段:1.准备阶段(2003年7月—2003年8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