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ID:15124850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_第1页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_第2页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_第3页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关键词】下叶肺  【摘要】目的分析下叶肺结核的X线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能力。方法通过对经证实的48例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及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及诊断要点。结果下叶肺结核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形态多样(新旧病灶伴存),多位于下叶靠近斜裂处为其重要特点。本组病例初诊误诊率达50%(24/48)。结论下叶肺结核的主要误诊原因是:诊断时单从病灶征象及好发部位特点考虑;缺乏对上述下叶肺结核X线特征的认识;询问病史不详细,对本病的

2、临床特点不熟悉,被痰菌及血沉阴性结果和类似肺炎的临床症状所误导,对可疑病例,当痰抗酸杆菌检查阴性时,应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检查,至关重要。掌握下叶肺结核的X线表现和临床特点,重视X线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结合,以及随访复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下叶肺结核并不少见,我院近10年来收治下叶肺结核48例,其中24例曾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其误诊率达50%。为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能力,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男36例,女

3、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9岁,病程3天~10年。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20例,盗汗、消瘦8例,高热、畏寒10例,腹泻、头昏、乏力4例,另有6例因训练外伤而就诊。本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痰抗酸杆菌为阳性24例,纤维镜活检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8例,其余16例均经抗结核系统治疗8周以上诊断为结核。  1.2误诊肺炎10例,支气管扩张4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肺肿瘤2例,支气管肺炎4例。  1.3X线检查方法患者经3次以上胸片复查均拍正侧位片或胸部透视行病灶定位。1.4X线表现病灶位于右下肺24例,左下肺1

4、3例,双下肺4例。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片状影13例,片状影伴空洞5例,斑点小片状或夹杂有小结节状影24例,点状条索状影4例。病灶密度较均匀20例,不均匀16例,模糊不清12例。本组48例患者中有28例病灶位于下叶靠近斜裂下缘。  2讨论4  通过对本组病例误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下叶肺结核主要误诊原因如下。诊断时单从病灶征象及好发部位考虑,下叶片状模糊实变影,患者伴有咳嗽、咳痰、畏寒、发热时易误诊为肺炎。下叶片状影伴有蜂窝状小空洞透光区,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咯血量较多时,易误诊为支气管扩张。下叶小

5、斑点片状伴有小结节状阴影,患者病程较长,以咳嗽为主,特别是老年人,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或肺肿瘤等。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或出现其他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致使忽略了肺结核的诊断。在本组病例中曾有高热、畏寒10例,而仅凭一次痰菌阴性结果而误诊为肺炎。本组病例中有28/48例(58.3%)病灶呈斑点片状小结节状阴影密度不均匀增高阴影且为单侧,位于下叶靠近斜裂下缘,我们认为此点具有一定特征。下叶肺结核误诊原因主要是通常易将上叶病变多考虑为结核,而下叶病变多考虑为细菌性炎症,因为中下叶系肺结核少发部位,临床表现

6、不典型尤其是病变局限于下野时则易误诊[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X线表现的多样性和隐蔽性而常易与其他疾病混淆[2]。胸部X线拍片在我国依然是肺结核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和支气管内膜刷检、痰检,必要时反复多次行该项目检查是早期诊断的较好方法[3]。在诊断结核时过分强调结核中毒症状,而肺下叶结核多起病急进展快、发热、多有咳嗽等临床症状,结核中毒症状多不明显,易对其发生误诊。4因此,只要我们树立下叶肺结核的意识,仔细询问病史加强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与X线特征表

7、现相结合,是能做出正确诊断的。由于本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X线表现多种多样及不典型时应尽早行TBLB和支气管内膜刷检、痰菌检查。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时,不要轻易排除结核诊断,要反复多次检查,并做好鉴别诊断以及随访复查,是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学斌.31例老年肺下叶结核误诊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2,8(24):503.  2尹锦铉.痰结核菌涂片检查阴性的支气管结核误诊24例.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12(24):290.3朱广卿,纪树国.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误诊分析.中华结核

8、和呼吸杂志,1998,21(2):8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