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

ID:1513193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_第1页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_第2页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_第3页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_第4页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脾益气活血汤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作者:杜士卜刘东梅柴娟田伟程丽娜【关键词】肝炎并发症肝硬化中药疗法血小板  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肝病绝大多数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1,2]。早期可出现乏力、腹胀、纳差、胁痛等症状,逐渐加重,可累及多个脏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目前,西医对肝硬化尚无特效药物,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2007-01—2007-12,我们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肝炎肝硬化52例,观察其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

2、相关参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本院肝胆内科门诊(18例)和住院(34例)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38~74岁,平均(46.0±13.7)岁;肝炎平均病程(16.0±5.0)年;肝硬化平均病程(4.0±52.0)年。  1.2病例选择标准①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确诊。②B超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肝脏右叶或全肝缩小,实质回声粗大不均,有结节感,门静脉增宽;脾大,脾静脉增宽;腹水。③中医辨证为正虚邪实、湿阻血瘀、气阴两虚[4]。④全部病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⑤排除

3、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  1.3治疗方法予健脾益气活血汤。药物组成:黄芪30g,西洋参30g,白术15g,枳壳15g,郁金15g,女贞子15g,大腹皮30g,丹参15g,麦门冬30g,墨旱莲15g,当归15g,鳖甲30g,茯苓30g,茵陈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药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物,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4观察指标及方法于治疗前1~3日和治疗后1~2日抽取外周静脉血做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

4、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仪器采用日本SYSEM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5  治疗前后PLT、MPV、PDW及PCT比较见表1。  表1治疗前后PLT、MPV、PDW及PCT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由表1可见,PLT治疗后明显升高,MPV、PDW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PLT、PCT、

5、PDW、MPV与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5]。文献报道,MPV是一项判断血小板减少原因的指标,若是PLT减少而MPV也下降,考虑为骨髓抑制;若PLT减少而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有关;PDW是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差异程度的参数,PDW越高说明血小板大小不等的程度越明显[6]。肝硬化患者在肝炎病毒的长期刺激下,使骨髓巨核细胞系统受到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功能下降,使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减弱,从而产生抗血小板各组分的自身抗体,使外周血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引发MPV代偿性

6、增大等一系列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故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在肝硬化的治疗中除一般的保肝、抗纤维化治疗外还应注意免疫调节的治疗。5  中医学认为,肝炎肝硬化患者多因感受疫毒之邪,侵及于肝,蕴于体内,致正虚邪实,湿阻血瘀,气阴两虚。健脾益气活血汤方中黄芪、西洋参、白术、茯苓、大腹皮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女贞子、麦门冬、墨旱莲滋阴柔肝;枳壳、郁金理气行血;鳖甲、丹参、当归活血化瘀软坚;茵陈清热利湿,解毒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利水行气之功。全方标本兼治,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健脾益气活血汤

7、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小板参数。临床上动态监测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不仅能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而且对肝硬化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陆伦根.肝纤维化临床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药品评价,2007,4(4):257-260.   [2]龙云,唐红.肝纤维化中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0):969-972.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4

8、]5张琴,刘平,陈惠芬,等.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多元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2):69-72.  [5]邹刚,徐新献,黄连贵.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4):197.  [6]赵颖,白永泽,魏军,等.肝病患者早期MCV、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