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

ID:1513453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_第1页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_第2页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_第3页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_第4页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护理【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多为严重创伤致膝关节脱位所致,治疗困难,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困难。我科2003-2008年对53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实施了一期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配合了手术前后指导并激励患者有效的行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7~68岁,平均36.94岁。左膝32例,右膝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伤后7天~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关节不稳定症状,1例患者大腿肌肉萎缩

2、,35例合并膝关节内外侧,双侧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内外侧、双侧副韧带损伤。  2护理  2.1术前护理5术前指导功能锻炼。手术前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1)教会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的方法:在肢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s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2)直腿抬高的方法: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将腿伸直抬高,开始时可能只能抬高20°~30°,并由陪护协助下进行,经过锻炼后达到70°左右,且抬到最高点时嘱患者尽可能停留几秒钟。  2.2术后护理  2.2.1患肢护理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及伤口疼痛、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

3、色泽、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及毛细血管充盈度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一般术后患肢用自粘弹性绷带从足背由外向内绑至大腿中上段,并将患肢膝关节完全固定在伸直位。如术后将患膝固定在半屈膝位容易造成伸膝受限[1]。  2.2.2康复护理膝关节功能恢复是要求伸直达到0°,步行60°,上楼梯屈膝90°,下楼梯105°,蹲厕135°,康复目标主要围绕以上要求进行。  2.2.2.1第一阶段5手术当日~术后7天。(1)麻醉消退后即可行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2)股四

4、头肌等长收缩方法:尽量伸膝,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背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持续5s后再放松1次,每日锻炼200次左右,分4~5次做完。(3)检测方法:将手掌放于大腿前面,嘱患者绷紧股四头肌,此时髌骨上移,推其不动,股四头肌处于绷紧状态,表明方法正确。(4)术后第二天开始鼓励患者行直腿抬高练习:平卧床上,伸直膝关节,先协助患者被动将腿抬高10°左右,然后缓慢放下,进行数次后指导患者主动练习。(5)术后第三天开始应用CPM(膝关节被动活动)进行锻炼:从30°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天增加10°左右。屈膝速度不宜过快。  2.2.2.2第二阶段(1)术后2~

5、6周加强肌力训练:膝关节屈曲度进一步增加,活动度不受限制,以能耐受为度。具体方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天2次,每次20min,直腿抬高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逐渐增加下肢抬高悬空时间,并进行抗阻力训练,踝关节处置1kg沙袋,然后按上述方法练习,以增加抬高效果,这是需要克服阻力的训练[2]。(2)髌骨推移训练:每天2次,每天20min。膝关节屈伸训练,4~6周可以主动屈伸,由小到大,在床边自然下垂慢慢伸直。6周后主动屈伸0~90°。加强平衡能力训练,达到正确步态行走。每次练习完若患膝发热,即给予患膝冰敷。  2.2.2.3第三阶段术后6周~半年,肌力

6、练习。可去除活动支具,加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如侧向跑、后退、V行跑等。增加患肢肌力和关节灵活性,逐渐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3结果5  随访2个月~5年4个月,平均随访3.4年。53例患者关节不稳定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由于受伤时间长达7年,患肢肌肉萎缩(比健肢细1.5cm),通过肌力训练,术后5个月复查,双侧肢体周径基本相同。53例患者术后复查膝关节活动度92°左右。术后6个月114°左右。  4小结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是一项长期、细致、艰巨的工作。术后前2周,患者在院内进行康复训练。2周后出院,依据康

7、复计划定期复诊。在康复训练中包括恢复膝关节正常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的关节稳定功能和运动功能。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同时功能锻炼可使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间一度中断的联系得以恢复,并逐渐加强,改善血液循环,为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护或恢复正常的肌力和关节灵活度。同时必须遵循早下地、晚负重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参考文献】  1赵金忠.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后的康复训练.中华骨科杂志,2002,22(2):95.5  2孙丽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

8、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