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ID:15139028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_第1页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_第2页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_第3页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_第4页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刺血疗法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摘要】刺血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继承了这一方法,并不断摸索,积累和掌握了针刺放血的许多经验。刺血疗法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适应于急症、热证、实证及某些虚证。刺血疗法功效颇多,包括醒脑开窍、退烧除热、泻火解毒、祛瘀生新、凉血祛风、通络止痛、激发经气、调和气血,本文对其功效作一综述。【关键词】刺血疗法功效综述刺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刺血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会用尖锐的

2、石头刺破皮肤,通过放血或排脓以减轻病痛。历代医家继承了这一方法,并不断摸索,积累和掌握了针刺放血的许多经验。在现代刺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适应于急症、热证、实证及某些虚证。  刺血疗法最常用的工具是三棱针。三棱针常用刺血方法有三种,即刺络、点刺和散刺。刺络用于刺浅表静脉,先找到形色异常的13“畸络”,然后持针对准“畸络”,缓进缓出,刺后血会自行流出,待血色由紫黑变为鲜红色时,血流会自然停止。点刺多应用于手足肢端穴位的刺血,持针快进快出,刺后医者以手挤之,令其出血,待血色由紫黑变为鲜红色,停止挤血。散刺即在病灶周围

3、点刺数针或几十针,令紫黑色血流出甚至喷射出小血柱,待血色变红,血流亦会自行停止。多用于丹毒、臁疮、腰缠火丹等病灶较大的病证。  实践证实,刺血疗法功效颇多,现将常用者列述如下。  醒脑开窍  常用来治疗中暑、中风等急性病症。  1.中暑中暑为夏季常见的内科急症,表现为晕厥、神志模糊、头痛、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渴、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中暑,在无输液等条件下,放血疗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抢救方法。常用穴位为十宣穴。张长尧[1]采用放血疗法抢救舰艇官兵急性中暑3例。抢救方法:先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

4、舱室,随即予十宣放血,大椎穴放血加拔罐,再针刺水沟、合谷、足三里,并予酒精擦浴,头置冰块。约5分钟后病人清醒,给予淡盐水100ml、绿豆汤100ml口服。约半小时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仅轻度头痛、乏力,1日后完全康复。13  2.中风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中脏腑患者伴有神志障碍,又分为闭证和脱证。刺血疗法多用于闭证,以点刺为主,常用穴位有十二井穴、百会、人中、涌泉等。杨介宾教授认为中风闭证的病机要点在于肝风鸱张,痰火蒙蔽心窍,邪实内闭。采用“五心穴”,即百会(顶心)、劳宫(二手心)、涌泉(二足心),急刺出血治疗,配伍人中、合谷、太冲、十二

5、井穴刺血,可收平肝熄风,清心豁痰,启闭开窍之功[2]。  中风失语症是由于脑血管意外致大脑一定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造成的语言缺失,为风、火、痰、瘀等病邪阻滞经络,上扰神明,致使心神失常,舌脉闭阻的病症,故亦可采用刺血疗法,其常用穴位为金津、玉液。宋慧锋等[3]对40例中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舌底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舌向上卷起,暴露穴位,如舌体挛缩不能配合者,用无菌纱块固定舌体下1/3,使舌向上卷起,暴露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号注射长针头,点刺津金、玉液,以出血2~3滴为度,然后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每周3次,15次为1

6、个疗程。点刺金津、玉液,使痰瘀得除,经络通畅,舌窍得开,故患者能言语。  3.惊厥13常取十宣刺血。李秀芳[4]将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仰掌,十指微曲,于十指尖端去指甲0.1寸处取十宣穴,常规皮肤消毒,用6.5号普通消毒注射针头点刺放血,并观察约2h。35例患儿十宣放血后,在1min内抽搐停止者25例,2min内抽搐停止者9例。抽搐停止后,牙关紧闭、口唇发绀等症也随之消失,病人神志转清醒,脸色转红润,体温逐渐下降至37.5~38.5℃。  退烧除热  常取大椎穴,可用于治疗急性发热、外感表证、低热等,亦可用于治疗癌性发热。胡佳娜等[5]运用大椎穴

7、放血治疗肝癌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大椎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穴位处浅刺出血,另取小号玻璃拔罐1个,在出血处行拔罐放血治疗,30min后,可吸出血1~2ml,除去火罐。19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6例1h内体温下降0.5~1.3℃,其最长维持时间大于24h。体温回升后,如不高于38.5℃,可再次使用此法降温,如高于38.5℃则采用其他方法。曹世强[6]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后拔罐5~10min,使之出血约2~5ml,再点刺少商、关冲穴,使出血1~2ml,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40例,有效率为97.50%,其疗效优于口服扑热息痛组。陈月琴[7]取大椎穴点

8、刺并挤出血数滴,加用火罐拔血,留罐10分钟左右,出血2~5ml,治疗感冒高热100例,有效率为98%。  泻火解毒13  多以点刺之法,常用阿是穴或某些特定穴。治疗炎症性疾病,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