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ID:15149807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作者:茅卫东,许晨,刘少平,林峰,王琼,沈伟生【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36例,其中属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者24例(66.7%),给予吉非替尼250mg,1次/d,口服,服药时间至少30天,定期进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评价,一旦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即停药。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

2、例,进展(PD)10例,有效(CR+PR)14例(38.9%),疾病控制(CR+PR+SD)26例(7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5个月,1年生存14例(38.9%)。常见毒副作用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2例(5.6%),无因毒副作用严重而停药者。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明显,临床获益率高,体力状况评分较好者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期更好。【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7肺癌是全球性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种临床指南推荐的一线治

3、疗方案是铂类药物与第三代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这类方案有效率35%~40%,其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约35%[1]。二线化疗如多西紫杉醇虽能延长生存时间,但其有效率仅有7%左右,且毒副反应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1)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吉非替尼(Gefitinib)作为其中的代表药物最先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本文报道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使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晚期N

4、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女各18例,年龄33~75岁,中位年龄52岁。按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一般状况评分标准评分,评分:0分2例(5.6%),1分19例(52.8%),2分15例(41.6%)。类型:腺癌27例(75.0%),鳞癌6例(16.7%),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5.6%),腺鳞混合癌1例(2.7%)。1.2入选标准18岁以上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临床分期Ⅲa~Ⅳ7期)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预期生存时间超过1个

5、月,骨髓功能正常,肝、肾功能指标不超过正常值的1.5倍。服用吉非替尼期间患者不接受其它任何抗肿瘤治疗,可继续接受止痛等对症处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包括间质性肺炎;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习惯性腹泻等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疾病;妊娠或哺乳。1.3方法吉非替尼口服250mg,1次/d,直到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或疾病进展即停用。疗效评定包括治疗前肿瘤相关症状,如咳嗽、胸闷、气短、疲乏、食欲不振及疼痛等的变化,根据每次随访患者主诉和对症治疗情况的变化(如止痛药用量或吸氧等)进行评价,症状减轻或消

6、失定义为症状缓解。体力状况评定按照Karnofsky评分标准,治疗前及治疗10天、20天、30天后各记录1次,以后每月评估1次。2结果2.1近期疗效使用吉非替尼口服治疗晚期NSCLC36例,随访时间2~22个月,疗效评价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1例(2.8%),部分缓解(PR)13例(36.1%),稳定(SD)12例(33.3%),进展(PD)10例(27.8%),有效(CR+PR)14例(38.9%),疾病控制(CR+PR+SD)26例(72.2%);症状缓解20例(55.6%

7、),1年生存14例(38.9%)。2.2生存率和肿瘤进展时间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106天,1年生存率为38.9%。肿瘤相关症状缓解20例(55.6%),有效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7.5个月。分别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一般状况评价,是否使用过多西紫杉醇及是否吸烟进行分析。仅发现男性患者吸烟与不吸烟相比,对其生存期有明显影响(P<0.05);1例完全缓解系男性、不吸烟的腺癌患者,维持达8.0个月后进展;其它分层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毒副作用Ⅰ、Ⅱ度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9

8、例(25.0%)和3例(8.3%),Ⅲ度不良反应2例(5.6%),经对症支持处理后好转,未出现因毒副作用严重而需停药者和间质性肺炎。3讨论非小细胞肺癌治愈率一直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近80%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不宜手术。即使手术,术后60%~70%患者发生复发和转移[2]。目前对于晚期NSCLC含铂类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失败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EGFR在7正常细胞和很多实体瘤细胞均有表达,40%~80%NSCLC患者伴EGFR-TK表达。对肿瘤的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