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

ID:15151582

大小:11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1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1页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2页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3页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4页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历史背书提纲--中国近代现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年磨剑只为亮剑高考三年苦读就要金榜题名拼!拼!拼!2010届高三历史回归教材背书提纲(二)中国近代现代史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注意中英双方各方面的比较,归出战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工业资本主义与落后的封建主义的较量、战争胜负结局的注定性)。(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战前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双方地位、商品种类);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清政府禁烟的原因;虎门销烟的意义。(3)鸦片战争的过程: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两个阶段(必须看

2、地图注意英军进犯路线,尤其是涉及江苏的地区);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注意第二阶段英占香港岛。(4)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掌握条约内容、理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界的开端)。(5)鸦片战争的影响:战争带给中国的五大影响尤其是最主要的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含义即自然经济瓦解的三角图。2.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与借口:根本原因;外国商品滞销的原因;两个借口;近代史上最早的傀儡政权。(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联军海盗式的行径;条约内容、注意与第

3、一批不平等条约相比的突出变化。(3)中俄《瑷珲条约》与中俄《北京条约》:注意100多万与150多万的时间区分;地图上掌握四次割占的准确范围。(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表现。3.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详细内容;评价(三性)。4.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三个原因,注意思想基础和主要原因。(2)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表现;《海国图志》的地位;归纳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及其评价。(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十万火急!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全力冲刺!决胜高考!超越梦想!第9

4、页十年磨剑只为亮剑高考三年苦读就要金榜题名拼!拼!拼!提出者;时间;提出目的;主要内容;评价(一分为二)。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1840年—19世纪60年代)1、中国社会的变化:在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思想领域等五大方面发生深刻变化。2、列强的侵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满足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商品倾销,将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但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

5、想观念,促使旧制度开始瓦解。3、中国人民的抗争:(1)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农民阶级:三元里抗英斗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1)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2)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个口号;两个旗号;四个内容(记牢军事工业三局一所和民用工业三局一厂);失败的标志及根本原因。(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兴起条件;时间;兴起地点;代表

6、企业;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表现及原因)。(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成因:诞生时间;两面性的特点及其原因。(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诞生时间;地点;来源;特点。3.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大陆政策”;列强;清政府;朝鲜等四个方面。(2)战争经过:开始标志;黄海战役的结果及影响;辽东战役与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覆没的标志;战争中清政府所有具体的政策。(3)《马关条约》及其影响:内容中注意4口的地理分布与前面16口的变化、便利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条款;影响中格外注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4)三国干涉还辽:哪三国

7、;事件反应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为共同利益而勾结又为各自利益而矛盾斗争。十万火急!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全力冲刺!决胜高考!超越梦想!第9页十年磨剑只为亮剑高考三年苦读就要金榜题名拼!拼!拼!(5)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代表人物;意义;能够联系台湾专题的所有史实。4.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经济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2)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传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条件、时间、主张、局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传播方式、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内容和实质、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3)百日维新:施政纲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