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

ID:15169692

大小:25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8-01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_第1页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_第2页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_第3页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_第4页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央隧道洞口开工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2-二、隧道地形、地质条件-3-1、气象-3-2、水文地质条件-3-3、工程地质条件-3-4、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3-5、地震基本烈度-4-三、技术标准-6-四、隧道洞口主要工程量-7-五、施工场地及准备工作-8-1、准备工作-8-2、材料-8-3、配合比设计-9-4、施工组织机构-9-5、施工进度计划及横道图-9-6、机械设备-11-六、洞口施工方案-12-(一)、洞口开挖-12-(二)、仰坡、边坡防护-14-(三)、重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8-七、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21-(一)、加强质量意识,树立创优目标-21-(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21-

2、(三)、建立制度,狠抓落实-21-(四)、强化测试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21-(五)、严把材料质量关-22-(六)、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22-(七)、爆破质量措施-22-八、安全生产规程-24-(一)、安全管理目标-24-(二)、安全管理组织措施-24-(三)、爆破器材管理和储存-24-(四)、爆破作业安全措施-25-(五)、起爆药包加工要求-26-(六)、钻孔与验收要求-27-(七)、装药与起爆网路的要求-27-(八)、装碴、运输-27--27-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那央隧道位于百靖高速公路16标段(左线桩号K62+070至K62+953;右线桩号K62+075至K62+960

3、),行政地理位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境内,剥蚀溶蚀低山地貌,区内最大标高为841.7m,谷地海拔约620.3m。该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小间距隧道,起讫桩号:ZK62+070~ZK62+953,长883m(其中进口明洞长5m,出口明洞长5m,出口洞门结构长15m,暗洞长858m),YK62+075~YK62+960,长885m(其中进口明洞长5m,出口明洞长5m,出口洞门结构长15m,暗洞长860m)。隧道纵坡均为-1.2%,进口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进口洞门采用端墙式结构,出口洞门采用削竹式结构。在隧道洞内设计2处行人横洞。-27-二、隧道地形、地质条件1、

4、气象隧址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变化幅度不大。常年平均气温为19.1~19.5℃,极端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2.6℃,月平均温差15℃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40~1600毫米,受高原斜坡影响,由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增大,5~9月降雨季度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7%。日照充足,年平均蒸发量1201.1mm。一年四季均适宜开展野外工作;但受雨季影响较大。2、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地表水系主要为鉴河,是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的主要通道,水量随降雨量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地下水主要为碎屑岩类离隙水及岩溶离隙水,含水岩组为碳酸岩组及碎屑岩类,其中碎屑

5、岩类为富水岩组,水量受降雨量控制。地上、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3、工程地质条件隧址属于构造溶蚀、剥蚀低山地貌,区内最大标高841.7m,最低标高620.3m,隧道走向与山体走向大角度相交,隧道通过的山体自然坡度变化较大,隧道进口位于次冲沟左侧,为凸形坡,坡向342°,坡度约35°;出口位于一南北向冲沟右侧,为凸形坡,坡向120°,坡度约15~35°,山体植被发育,多为灌木及乔木。隧址区域内地质构造主要受德保背斜的影响,该构造系由一走向为南北向德短轴背斜组成,轴部为寒武系的构造基底,两翼为泥盆系覆盖层组成,并以角度不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之上,轴部地层倾角20°~70°,翼部10°~20

6、°。隧道区发育倒转褶皱,核部地层为茅口组灰岩,进口段岩层产状为221°∠20°,发育2组主要节理:L1:21°∠84°、L2:105°∠74°;出口段岩层产状为18°∠32°,发育2组主要节理:L1:285°∠84°、L2:180°∠78°。上述节理发育,节理密线密度小,受后期溶蚀作用影响,上不微张,向下闭合。4、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根据钻探和物探资料,隧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中-27-统平儿关组(T2p)泥质粉砂岩及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lm)白云质灰岩;第四系残坡积成因的黏性土(Qhel+dl)分布于山体表层。出口段地表岩溶现象较为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沟(槽)及岩溶洼地等,钻孔未揭露

7、溶洞。4.1隧道洞口(1)进口稳定性评价隧道进口处为凸形坡,地表为第四系残坡积物广泛覆盖,基岩在山脚一带零星出露,坡面方向342°,自然坡角度约32°,隧道仰坡方为0°,岩层产状221°∠20°,目前山体处于稳定状态。地层主要为全风化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围岩为Ⅴ级,浅埋段,成洞条件差,隧道施工围岩及洞口仰坡易崩塌、冒顶及掉块。 块段l+d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