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

ID:15179592

大小:3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3℃微波加放射治疗宫颈癌5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43℃微波热疗加放疗对宫颈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热疗加放疗)、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副反应、治疗结束时近期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远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近期完全缓解率(86%)高于对照组(64%),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远期完全缓解率(92%)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良好率(74%)优于对

2、照组(50%),P<0.05。结论43℃热疗加放疗对宫颈癌治疗可减少1/8~1/3的放射剂量达到足量放疗的相同治疗效果,降低副反应,治疗后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质量,提高3年生存率。值得推广。【关键词】宫颈肿瘤;微波;透热疗法;放射疗法/副作用;生活质量8  近年对于中晚期子宫颈癌临床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改善生存率。而子宫颈癌90%以上为鳞状上皮癌,对于中晚期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中有显著的疗效,但随着放疗的进行我们发现在全程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肿

3、瘤耐受,复发率高,放疗的近期和远期副反应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断地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最近我们发现在内科肿瘤治疗中有学者[1]把热疗介入放射疗法治疗膀胱癌、肝转移癌等取得较好的效果。自1999年我们开始将热疗引入放射治疗,即在放疗前先进行热疗,不减少放疗量,取得较单纯放疗更高的治愈率,但放疗的近远期副反应依然存在,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应用43℃微波治疗加放疗治疗50例宫颈癌并减少放疗剂量,旨在探索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2年

4、2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Ⅰ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年龄20±8.1岁。全部病例都经过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两名以上妇瘤医师妇检,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修订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2]进行分期,Ⅰb~Ⅱa期40例,Ⅱb~Ⅲb期60例。肿瘤直径大小1cm×2cm~9cm×6cm。淋巴结转移11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资料在年龄、肿瘤病理、肿瘤形态、肿瘤大小、各分期所占比例、淋巴结有无转移、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3]等差异无显著性。  1.2设备8热疗采用由大连奥瑞

5、电子仪器厂生产的WE2102-A型微波热疗机,宫颈辐射器直径30cm,长100cm,加热深度30mm~60mm,施热器前4个不同点测温,计算机自动控温。放疗采用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8MV直线加速器盆腔照射。后装采用北京科霖众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IY-192遥控驱动后装放射治疗机。  1.3方法  1.3.1热疗阴道内,肿瘤表面置辐射器,腔内加热温度控制在43℃±0.3℃,每次热疗时间40min。2~3天1次。  1.3.2放疗①研究组:Ⅰb~Ⅱa期患者,热疗后1h内高剂量率IY-192管腔交替后装放疗,每4~5天1次,每次剂量

6、600~700cGY,共2次。放疗后待手术治疗。总照射量DT:1200~1400cGY。Ⅱb~Ⅲb期患者,高剂量率IY-192管腔交替后装放疗,每周1次,A点每次剂量600~700cGY,总剂量2800~3000cGY+8MV直线加速器盆腔照射,每周4~5次,每次剂量200cGY,宫旁总剂量为每6周4200~4400cGY加热疗。后装当日不行体外照射,总照射量DT:7200~7400cGY。热疗贯穿整个放疗过程。②对照组:无热疗。Ⅰb~Ⅱa期患者,高剂量率IY-192管腔交替后装共3~4次,余同研究组。总照射量DT:1800

7、~2800cGY。Ⅱb~Ⅲb期患者,高剂量率IY-192管腔交替后装放疗,每周1次,A点每次剂量600~700cGY,总剂量3500~3600cGY加盆腔照射(同研究组),宫旁总剂量为每6周4800~5000cGY。后装当日不行体外照射,总照射量DT:8300~8600cGY。8  1.4治疗过程观察治疗前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个月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近期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远期副反应,治疗结束时近期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远期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副反应、治疗效果按《内科肿瘤学》[3]标准判断。

8、  1.5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宫颈癌治疗副作用比较(略)  2.2两组治疗结束时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结束时研究组近期完全缓解率为86.00%(43/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