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

ID:15201415

大小:28.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_第1页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_第2页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_第3页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_第4页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危重患者56例急诊抢救分析【关键词】脱位;牙再植前牙因外伤导致脱位在临床上较多见,牙再植术是保存脱位牙的有效方法。它是将因外伤完全脱位的患牙,经过适当的处理再植入原牙槽窝内并加以适当地固定从而保存牙齿。我科2000—2004年间在门诊行牙再植术28(40颗)例,现将影响脱位牙再植成功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2004年来我院门诊因交通事故、跌伤、运动损伤等导致完全脱位的前牙患者28例,40颗患牙。其中男16例,22颗牙;女12例,18颗牙。患者年龄10~40岁,患牙离体时间10m

2、in~4h不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6  因外伤脱位的前牙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刮除牙石,如污染严重的用庆大霉素或2.5%氯霉素溶液浸泡15~30min。局部麻醉下,缝合撕裂的牙龈,伴牙槽突骨折的进行骨折复位,以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冲净异物及血凝块,切勿搔刮牙槽窝。然后将处理好的脱位牙植入牙槽窝,使其复位。利用邻牙作简单的不锈钢丝“8”字结扎固定;多个牙脱位或伴有牙槽突骨折者,以牙弓夹板行单颌固定。调整咬合,避免早接触。防止咬合创伤,磨改对合牙,固定时间一般为4周。术后嘱患者口服抗生素1周,保持口腔卫生,术后1

3、周内进流质及软食,l月内避免用患牙咬硬物。4周后进行复查,拆除固定。如有牙髓症状,即行常规根管治疗。  1.2.2疗效标准[1]  (1)良好:牙色正常,咬合功能正常,无松动,无叩痛,X线片显示牙根无异常透射影。(2)较好:牙色稍暗,咬合功能较好,松动Ⅰ度以内,X线片显示牙根少许吸收,吸收未超过根长的1/3。(3)失败:牙色暗,咬合无力,松动Ⅱ~Ⅲ度,有叩痛,X线片显示牙根有透射影,吸收超过根长的1/2。  2结果6  40颗再植牙经过1~3年随访,成活37颗牙,成功率93%,失败3颗牙。其中2颗牙为离体时间太长,3个月

4、后复诊查牙松动Ⅲ度,X线片显示牙根吸收达根长的1/2,因无法保留而拔除。另外1颗脱位牙同时伴有牙槽骨骨折,导致牙再植术失败。  3讨论  3.1牙离体时间的长短  离体时间越短,保留活性牙周组织越多,再植成功率越高;离体时间越长,牙周细胞变性坏死越多,增加牙根吸收机会,并增加感染机会,再植成功率降低。尽量缩短牙齿脱离牙槽窝到重新植入的间隔时间,防止牙周膜的干燥尤为重要。因此脱位牙应尽早植入,30min以内植入疗效为佳[1]。  3.2离体牙的保存方法  牙再植术后要获得牙周膜愈合,保存牙根表面牙周膜细胞活力是关键,干燥能

5、导致牙周细胞新陈代谢异常,形态丧失。因此,牙外伤脱落后,应即刻复位,可将脱落牙置于患者的舌下或口腔前庭处,也可放在盛有牛奶、生理盐水的杯子内[2],切忌干藏,这样可提高再植成功率。再植牙离体时间超过1h以及污染严重的离体牙,应在再植前作根管治疗。  3.3牙槽窝情况6  本组中对应牙槽骨骨折的1颗牙,再植未成功,是由于牙槽骨骨折后,供应局部牙周组织血管断裂后,使再植牙失去最基本的营养供应所致[3]。  3.4牙髓治疗  目前仍无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对于喇叭口根管及年轻恒牙应尽量保髓治疗,且一般愈合良好。术后4周起定期进

6、行牙髓活力检查,根据牙髓活力情况必要时再做根管治疗。再植牙离体时间超过1h以及污染严重的离体牙,应在再植前作根管治疗。  3.5固定与内镜  固定的材料应避免刺激牙周组织且固定要牢固。固定后调整咬合,防止咬合创伤和合力负担过大。固定时间一般认为在4周左右。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咀嚼刺激可使牙周膜坏死区域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快速生长,促进牙周愈合,减少牙根吸收[4]。  3.6牙再植术后的愈合方式6  一般有三种方式:(1)牙周膜愈合:即牙与牙槽窝之间形成正常牙周膜愈合。这种愈合效果最好,但这种愈合方式极少;(2)骨性粘连:即牙

7、根与牙槽骨连为一体而愈合。发生于离体时间较长及牙周损伤较严重的再植牙,牙周不能恢复正常,但不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3)炎性吸收:在被吸收的牙根表面与牙槽骨之间有炎症性肉芽组织。炎性吸收在受损伤后1~4个月后即可由X线片显示,表现为广泛的骨透射区和牙根面吸收,这种愈合效果最差。综上所述,牙离体时间越短,越有利于牙再植的成活。湿保存方法有利于再植牙的成活。离体时间超过1h的应尽早行根管治疗,根尖孔未封闭的可不行根管治疗。同时术中无菌原则,术后抗菌处理,降低咬合,注意口腔卫生也十分重要。【参考文献】  [1]魏魁杰.自体年

8、轻恒牙再植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5):295-296.  [2]张翼.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1):685.  [3]王来忠,刑树忠,朱志军.前牙脱位和牙槽骨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学医学,2002,11(5):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