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

ID:1520478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卵巢早衰的临床资料,探讨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对24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有生育要求4例,随访至今尚无1例妊娠。其余2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例(12.5%),有效11例(45.83%),无效8例(33.3%)。总有效率为58.33%。人工周期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清FSH、LH、E2水平有效组FSH及LH均较前下降,FS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早衰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困难,需要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卵巢早衰;不育症;治疗    卵巢早衰(premature

2、ovarianfailure,POF)是指40岁以前的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绝经妇女相似的病症。患者多以闭经、不孕及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就诊。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卵巢早衰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本组24例,年龄23~39岁,其中25岁以下者2例,25~30岁13例,30~39岁9例。月经初潮年龄平均为11.8岁(11~19岁)。继发闭经的妇女在停经以前平均行经9.5年,闭经期限平均为2.4年(5个月~6年)。其中突然闭经9例,月经稀少渐至闭经者15例,初潮后只来过2~3次月经者4例。2

3、4例中未婚3例,已婚21例,其中6例有分娩史。诊断标准:40岁以前闭经达半年以上的妇女,至少2次(其中间隔至少1个月)血清促性腺激素(FSH)>401U/L或促黄体激素(LH)>301U/L,雌激素(E2)<25pg/ml。本组24例中,9例有不同程度的缺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易怒或抑郁、记忆力减退、不孕、乳房萎缩、阴道干涩、反复发生阴道炎及尿路感染等,占37.5%;20例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及乳房萎缩,占83.3%。生殖器萎缩程度与闭经年限有关,即闭经时间越长,生殖器萎缩越明显,而与发病年龄无关。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

4、LH)、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2~3次,其共同点为:①FSH,LH值升高,其中以FSH升高更明显,FSH范围在39.9~156IU/L,平均为69.1IU/L;LH范围在32.5~156.2IU/L,平均为65.3IU/La;②E2值明显低于或等于增生期水平,范围在0.029~0.31pmol/ml,平均0.15pmol/ml;③PRL值全部正常,均<23μg/L(2.7~20.2μg/L)。  1.2方法24例患者均行人工周期(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法为:戊酸雌二醇2mg,4次/d连服21d后,加用安宫黄体酮6mg,10d,或黄体酮胶丸100mg,4次/d,

5、停药7d重复用药,连续3~6个月为1个疗程。有生育要求者用药3个周期后,于停药10d监测卵泡,或于月经第3天用枸椽酸克罗米酚50~100mg/d,连用5d,停药5d后监测卵泡,或用促排卵针剂(HMG)2~4支/d,从月经第3天起肌内注射,连用7d,第10天起监测卵泡,如无卵泡发育则HMG可加到6支,再用7d仍无卵泡发育则放弃本周期治疗。5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潮热、出汗、眩晕、心悸等缺乏雌激素的症状消失,生殖器萎缩及性生活恢复正常,月经来潮或妊娠分娩;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生殖器萎缩及性生活得到改善,服药期间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轻微改善。  2结果

6、  本组24例患者中,有生育要求4例,随访至今尚无1例妊娠。其余2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例(12.5%),有效11例(45.83%),无效8例(33.3%)。总有效率为58.33%。人工周期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清FSH、LH、E2水平有效组FSH及LH均较前下降,FS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POF是一种病因复杂,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POF病因包括①X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②原始卵泡储备过少;③泡闭锁或耗竭过快;④高促性腺激素血症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受体缺陷;⑤存在卵

7、巢自家免疫性抗体,如抗卵巢抗体,抗颗粒细胞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抗核抗体;⑥存在酶学障碍,如半乳糖212磷酸尿嘧啶转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uridyltransferase,GALT)缺陷和甾体激素17α-羟化酶缺陷[1]。  对无生育要求者可选择激素替代疗法(HRT),以改善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治疗则复杂的多,且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组4例有生育要求患者,随访至今尚无1例妊娠。诱导排卵、免疫抑制治疗、赠卵治疗,赠卵治疗是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