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

ID:15206141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剂量肝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临床分析【关键词】小剂量肝素喘憋性肺炎是婴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起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常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儿科于1999~2000年应用小剂量肝素加潘生丁佐治喘憋性肺炎6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6例喘憋性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对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见表1、2。表1发病年龄例表2临床表现例所有病例均有咳嗽、气喘,可伴有消化道、心衰、发热等症状。见表2。上表显示两组发病年龄

2、和临床表现大致相仿。1.2治疗方法凡列入研究观察病例应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体温、脉搏、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及肺部体征变化。对照组,用病毒唑抗病毒以及吸氧、止咳、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将病毒唑改用潘生丁再加小剂量肝素,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肝素每次以每公斤体重1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点滴,每天2次每次间隔不少于6h,疗程3~5天,肝素使用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潘生丁静脉点滴以每公斤体重1mg,1天1次。1.3判断标准4显效:用药后72h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呼吸平稳,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基本消失。有效:用药72h上述症状及体征

3、均有缓解。无效:用药72h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1.4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2结果加用小剂量肝素及潘生丁治疗喘憋性肺炎后,疗效明显提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1.62,P<0.01),见表3。表3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例(%)3讨论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用小剂量肝素、潘生丁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或消失,疗效显著,用药后72h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目前认为喘憋性肺炎是由病毒的直接损伤,亦有细胞因子的参与而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毛细支气管的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炎性分泌物阻塞毛细支气管引起喘憋。肝素作用有以

4、下几个方面:(1)抗微栓作用,据报道在喘憋性肺炎死亡病例中发现60%合并肺微栓,而早期应用即可预防肺微栓形成。肝素的抗血栓作用是通过:①抑制各凝血因子活性;②血管内皮细胞(EC)表面是肝素的储存所,肝素可与血管内膜相结合,促进内源氨基多糖释放,后者亦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③肝素可改变血液黏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尤其是血管壁的负电荷,从而增加抗聚集作用和预防血栓形成等。(2)肝素的抗炎、抗过敏作用:①激活巨细胞对异物和病原体的吞噬作用;②肝素作用于异物后可使该异物更容易为吞噬细胞所吞噬;③结合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抑制细菌毒素;⑤4

5、抗补体:肝素与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缓激肽、白细胞趋化等化学介质结合。故肝素可抑制补体系统及白细胞的趋化性,中和许多致炎因子,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只有一定的抗炎作用。(3)降低气道阻力等作用:肝素有降低气道阻力,促进组织呼吸,改善低氧血症,阻止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动员淋巴细胞,阻止病毒对细胞表面的吸附,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活性,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肝素可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故可降低气道阻力。气管内给药可清除痰液,因肺泡壁富含粘蛋白酶,肝素能使这些酶释放、激活,发挥水解呼吸道粘稠分泌物的作用,同时肺内

6、巨噬细胞增多,吞噬能力提高。(4)免疫调节作用:肝素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双重作用。因肝素有强大的负电荷,故中等剂量以上可吸附抗原-抗体复合物,抑制免疫系统及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小剂量时则具有免疫增强作用[1,2]。本组采用潘生丁治疗,除了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近年来有文献报道[3],潘生丁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能选择性抑制病毒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潘生丁尚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加机体免疫机能,应用潘生丁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憋性肺炎同样有效。肝素和潘生丁价格低廉,

7、没有明显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疗效。本文64例应用潘生丁及肝素临床观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肝素应早期应用,但用药量不宜大,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用。4参考文献1胡浩夫.小剂量肝素疗法在儿科急重症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304.2王兴勇,卢仲毅,何毅,等.循环内皮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在肺炎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及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0):532.3楼皖玲,潘加华,陈兰举,等.潘生丁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10:23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