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ID:15210313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牛书雷兰永昊薄爱华【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组织中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乳腺腺瘤23例,乳腺癌109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的表达情况。结果:uPA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表达率分别为49.54%和21.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癌组阳性率高于非浸润性癌组(P<0.05),髓样癌组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PA阳性率与患者

2、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uPA在乳腺癌中表达,可以提示预后并对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作用。【关键词】乳腺肿瘤;腺瘤;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免疫组织化学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ignificanceofurinaryplasminogenactivatorexpressioninadenomaandcancerofbreast.Methods:uPAwasdetecedbyimmunohistochemistryin109caseswithbreastcancerand23cas

3、eswithadenoma.Results:ThepositiveratesofuPAwere49.54%(54/109)and21.73%(5/23)respectivelyinbreastancer7andadenoma.Thepositiveratesofinfiltratingcancerwerehigherthanthatofnoninvasivecarcinoma(P<0.05),thepositiveratesofmedullarycarcinomawashigherthanthatofinfitratingduct

4、alcarcinoma(P<0.05),thepositiveratesoflymphaticmetastasiswerehigherthanthatofLymphnodeswithoutmoving(P<0.05).Conclusion:ThepositiveratesofuPAwereassociatedwithage,pathologytypeandlymphnodemetastasis.ThedeteminationofuPAmightbeusefulforestimatingprognosisandtreatingb

5、reastcancer.  【KEYWORDS】BreastNeoplasms,Adenoma,Urinaryplasminogenactivator,Immunohistochemistry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rinaryplasminogenactivator,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近年来人们发现uPA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自身分泌的uPA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破坏其自然屏障作用,从而侵袭周围组织。本研究旨在探讨uPA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从

6、而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寻找治疗乳腺癌的新途径。  1资料与方法7  1.1一般资料收集张家口市三所市级医院2003—2007年间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109例,乳腺腺瘤23例,全部为女性患者。乳腺癌患者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9.61岁,中位年龄50岁;乳腺腺瘤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87岁,中位年龄38岁。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  1.2方法和试剂  鼠抗人uPA血清、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DAB显色剂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  按常规将新鲜标本用10%中性甲醛固定24h,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μm。染色程序按照SP组织化学试

7、剂盒规程进行。阳性对照为已知肺癌切片,阴性对照以PBS替代第Ⅰ抗体。  1.3结果判定高倍镜下(×400)取10个视野,凡uPA阳性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棕黄色)占10%以上者为阳性病例,阳性细胞少于10%为阴性病例。  1.4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7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uPA阳性着色在癌细胞膜和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均一弥漫性分布,uPA在乳腺瘤和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21.73%和49.5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uPA表达与年龄和发病部位的关系见表1,与

8、病理类型的关系见表2。表1uPA在良恶性乳腺肿瘤表达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注:与乳腺腺病组相比▲P<0.05表2uPA表达与乳癌病理类型及转移的相关性注:与浸润小叶癌组相比※P<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