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

ID:15223469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月经过少患者36例,采用归肾丸加减口服,3个月经周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愈1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关键词】月经过少中医药疗法;归肾丸治疗应用;菟丝子;杜仲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属月经病范畴,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行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笔者观察了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3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

2、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27岁;经期最短1d,最长74d;经来点滴即止者8例,卫生巾上每天见少量渗血28例,月经先期而至者16例,后期而至者20例;病史3个月-2年不等,平均11.3个月;伴腹痛者10例,经前乳房胀痛者12例,腰骶骨痛者14例,经色浅淡者28例,青春期少女21例,余为已婚妇女;有流产史21例,采用宫内节育器10例。均经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1.2诊断标准诊断符合欧阳惠卿主编的《中医妇科学》[1]月经过少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正常,每次行经时间<2d,或经行时间≥2d而月经总量少于20mL。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2]。  2治疗方法  

3、选用归肾丸加减。基本方:菟丝子25g,杜仲25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加减: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g,枸杞子10g;肾阳虚者加用肉苁蓉15g,当归15g,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服。经前1周服用上方,经净停服,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  3结果  3.1疗效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经量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经量明显增多,或经量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月经经量无变化。  3.2临床疗效36例中,痊愈1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4  4讨论  月经过少发病机理有虚

4、有实,虚证多由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冲任受损,精血衰少,血海不盈,实证不外气、血、痰、寒、火致经血运行不畅而成。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肾主生殖”,肾气对月经经量、月经周期起着重要作用,肾气盛才能促使天癸泌泄而使冲任气流通,月经方能规律,故月经过少患者多表现为肾虚,笔者用归肾丸加减应用于临床。方中菟丝子、杜仲益肾气;熟地黄、山茱萸滋肾阴,养肝阴;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补血调经。全方补肾兼顾肝脾,重在益精养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肾中药不仅对卵巢直接起作用,还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3],在补肾的基础上适加活血药,又可改善循环,增加卵巢血液量,激发成熟的卵泡排卵及促

5、进黄体发育[4],故此方在治疗月经过少病证中均能收到良好疗效。【参考文献】  [1]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6-150.  [2]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59.4  [3]杨桂云,王佩娟,贾晓斌,等.补肾调血汤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522-524.  [4]赵瑞华,刘亚绵,杨林,等.补肾调经汤促排卵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5):264-26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