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

ID:15238179

大小:1.6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2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_第1页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_第2页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_第3页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_第4页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苏州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阅读(1)阅读《曹刿论战》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2、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E.遂逐齐师遂许先帝以驱驰《

3、出师表》7.下列四句中哪一句省略部分补充是错误的?A.肉食者谋之,(你——指曹刿)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之——指“小大之狱”)一战。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指“衣食所安”)分人。D.一鼓作气,再(鼓——指“击鼓”)而衰,三(鼓)而竭。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肉食者”指什么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10.本文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思想,下面两句话也关注到了民意。对

4、此你是怎么理解的?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6.CE7.B.8.略9.位高禄厚的人(吃肉的大官们);写出了曹刿请见的原因,与曹刿的远谋形成对比,是全文的中心句。10.本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思想,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的奖赏令也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思想,广开言路,取信于民,就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

5、;陈涉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反秦,顺从了人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意思对即可。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16-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6、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B..。.....。。A..。.....。。俟其欣悦无从致书以观以俟大观人风者得焉(《捕

7、蛇着说》)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D..。.....。。手指不可屈伸或遇其叱咄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E..。.....。。故余虽愚小人之狱,虽不能察(《曹列论战》)7.用现代汉语翻译“同舍生皆被绮绣,载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8.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分析说明。▲▲10.本文以记叙为主,有些地方适当加以渲染和描绘,寥寥数语,情态毕现,请

8、你结合划线句进行具体分析.阅读《小石潭记》,完成6—10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