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

ID:15264873

大小:9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_第1页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_第2页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_第3页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_第4页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2010学年第1学期《信息资源管理》期末课程作业如何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研究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08级教本班姓名:徐忠成学号:2008144123[摘要]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一角的话,隐性知识则是整个巨大的冰山,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共享与管理的重要手段。隐性知识的价值,可以通过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组建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组织学习机制来充分挖掘知识主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将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通过组织内各种渠道的传播和共享,成为组织的隐性知识。[关键词]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化显性知识一、隐性知识概念(TacitK

2、nowledge)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

3、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二、隐性知识特征1.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2.个体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

4、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另外,这里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波兰尼认为,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3.非理性:显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

5、反思,而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4.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的特征。5.文化性: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52009-2010学

6、年第1学期《信息资源管理》期末课程作业6.偶然性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7.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8.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9.整体性: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

7、,然而,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可分割的。三、隐性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层面的隐性知识,包括信念、价值观、心智模式和洞察力等,反映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世界观的知识。一类是技术层面的隐性知识,包括在实践中形成的操作技能、技术诀窍、管理技巧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科学方法。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主要障碍1.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所谓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产生和应用的隐性

8、知识。这类隐性知识多植根于人类身体机能的运用,或对于工具的使用。如艺术家演奏与绘画、医生对病人施行手术等。在这些操作技能及艺术技能中存在大量隐性成份。该类隐性知识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