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

ID:15330891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_第1页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_第2页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_第3页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_第4页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  一语成谶。“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5年前马云的这句“狠话”已变成现实,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P2P网贷、众筹融资等网络金融“神器”,正无情地挑动银行曾经麻木的神经,将传统银行推向变革的十字路口。  亮“宝”时代  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从第三方支付工具“余额宝”的风头一时无两,到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网络借贷”盛宴,互联网金融正风生水起。  继支付宝之后,余额宝、易付宝、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等网上各种理财“神器”纷纷出笼,互联网金融

2、进入亮“宝”时代。这意味着“盘活市民手中闲钱”,进行碎片化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抢滩战已经打响。而这场战役,一方面是电商平台争入互联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各基金公司争夺电商平台。综观众“宝”,其原理并不复杂,玩法也不新鲜。它们实质上都是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合作的产物,从网上向这类创新型现金管理工具充值就等于通过其购买了绑定的基金。在优势上更是大同小异:灵活度较高,随时取现、瞬间到账,不收取手续费。  基金大规模“触网”,互联网金融成功地实现了“三赢”局面,对支付工具而言,可以收取服务费,增加用户黏性;基金公司销售和

3、管理成本降低,且能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用户,还可以快速壮大货币基金的规模;而普通用户有了便利而高效的投资理财途径,增加收益。  由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可能逐步接近一个爆发点。近期,业内大手笔精彩纷呈,华夏基金和微信合作推出的“微理财”,易方达联手广发银行推出理财新工具“智能金账户”,腾讯旗下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携手4家基金公司即将推出与余额宝类似产品,淘宝网店将在9、10月份推出首批基金产品,加上第三方平台东方财富等推出的活期宝、定期宝等,业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模式的推陈出新如雨后春

4、笋一般。  所有这些网络“金融神器”,第三方支付冲击银行的传统汇款业务;网贷模式冲击银行传统贷款模式;P2P模式正在绕开银行实现个人存贷款的直接匹配,成为了未来互联网直接融资模式的雏形。光是余额宝这一产品所带来巨大市场影响力就令人惊怵,约两个月时间内为其基金合作方带来百亿级别的资金增量及百万级活跃用户。  而从近期上海钢联、生意宝、东方财富等个股的神勇表现可以看出,数字化渗透,已经令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个疑似“灰姑娘”的神话,就这样悄然闯入现实。  传统银行受冲击  互联网金融冲击着银行“

5、嫌贫爱富”的经营理念。高端客户是传统银行竞相争取的对象,但僧多粥少,高端客户的开发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而那些小散们,则排着长队等待在营业厅。可在互联网金融世界里,大小一视同仁,无论钱多钱少,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易。银行卖基金,动辄数万元,最低也要上千元,钱少了根本不爱搭理你。而在互联网,1元钱就可以迈入基金门槛,这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原本被银行拒之门外的闲散资金,迅速向互联网金融聚拢。  互联网金融呼啸而来,让银行“渠道为王”的桂冠顿失光泽。银行有着与生俱来的垄断“胎记”,掌握着放贷渠道,靠吃利

6、差自肥,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手续费,个人有偿服务的收费项目多达上百项。互联网金融开辟了借贷新渠道,网民绕开银行就可以获取小额贷款,还不用办烦琐的担保手续。亲切、快捷的操作页面,令很多80、90后年轻人群不再去银行磨时间,互联网金融给小客户提供了便捷、低廉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使银行供需脱节的矛盾更加突出。客户接受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恍若读天书,面对那密密麻麻数页纸的协议,如同雾里看花,反而是要承担什么风险和损失会印象清晰,因此多数人望而却步。而在互联网金融中,单笔金额微小,客户不怕上当受骗,众多小散户组成

7、浩浩荡荡的长尾,力量巨大,可望颠覆银行的“二八定律”(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  事实上,银行存、贷、转三大传统业务领域濒临全面挑战,竞争对手虽然弱小,但正在一点点蚕食地盘,分食利润。  难撼银行根基  虽然来者不善,但对于阿里及众多互联网企业来说,撼动银行在金融界的地位也绝非易事。眼下,银行在稳定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引导、风险管理、客户资源、客户信任度等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优势。某些大型银行一家所容纳的资金量甚至超过整个互联网行业,这是互联网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  而互联网金融改变货币发行创造、资金价格决定等一

8、系列金融运行的机制,有可能带来金融风险的放大和传播。无论是从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角度,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定是持谨慎乐观态度,要小心翼翼地监管。  互联网金融有两条底线是不能碰的,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目前银行很多业务互联网公司都不具备,如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发卡派生功能等。有着强大国资背景的传统银行,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