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

ID:15404863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_第1页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_第2页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_第3页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_第4页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catia v5 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由曲线曲面的基本原理(上)浙江黄岩华日(集团)公司梁建国浙江大学单岩1前言曲面造型是三维造型中的高级技术,也是逆向造型(三坐标点测绘)的基础。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三维造型工程师,有必要了解一些自由曲线和曲面的基本常识,主要是因为:(1)可以帮助了解CAD/CAM软件中曲面造型功能选项的意义,以便正确选择使用;(2)可以帮助处理在曲面造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涉及的较强的几何知识背景,因此一般造型人员往往无法了解其内在的原理,在使用软件中的曲(线)面造型功能时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难以有效提高技术水平。针对

2、这一问题,本文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自由曲线(面)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CAD/CAM软件中若干曲面造型功能的使用作一简单说明,使读者初步体会到背景知识对造型技术的促进作用。2曲线(面)的参数化表达一般情况下,我们表达曲线(面)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显式表达曲线的显式表达为y=f(x),其中x坐标为自变量,y坐标是x坐标的函数。曲面的显式表达为z=f(x,y)。在显式表达中,各个坐标之间的关系非常直观明了。如在曲线表达中,只要确定了自变量x,则y的值可立即得到。如图1所示的直线和正弦曲线的表达式就是显式的。图1(2)隐

3、式表达曲线的隐式表达为f(x,y)=0,曲面的隐式表达为f(x,y,z)=0。显然,这里各个坐标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直观。如在曲线的隐式表达中确定其中一个坐标(如x)的值并不一定能轻易地得到另外一个(如y)的值。图2所示的圆和椭圆曲线的表达式就是隐式的。图2(3)参数化表达曲线的参数表达为x=f(t);y=g(t)。曲面的参数表达为x=f(u,v);y=g(u,v);z=g(u,v)。这时各个坐标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不明显了,它们是通过一个(t)或几个(u,v)中间变量来间接地确定其间的关系。这些中间变量就称为参数,它们的取值范围就叫

4、参数域。显然,所有的显式表达都可以转化为参数表达,如在图1所示的直线表达式中令x=t则立即可有y=t。于是完成了显式表达到参数化表达的转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个结论,即参数化表达方式所能表示的曲线(面)种类一定多于显式表达,因此更灵活。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对同一曲线(面)的参数化表达有多种。如在图1所示的直线表达式中令x=t2,则代入后可得y=t2(注意与前一次转换的不同)。这时,t与x、y的关系由前一次的等价关系变成了现在的平方关系,而所表达的曲线却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任意改变其表达方式,而是根据应用

5、的需要来确定适合的关系(这一点在后面还会讲到)。鉴于参数化方法在表达曲线(面)上的灵活性,因此在CAD/CAM软件中自由曲线(面)均采用参数化表达,同时这也是”自由”一词的含义之一。当然,采用参数化方式表达自由曲线(面)还有其它许多优点,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3维数的概念对自由曲线而言,不管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各种表达方式中只允许有一个变量是可以自由变动的。如显式及隐式表达式中x、y中只有一个可以自由变动,另一个则受到关系式的约束。而参数表达式中x、y、z之间存在两个关系式,因此也只允许其中一个的取值自由变动

6、。同样可以得到,曲面表达式中存在两个可以同时自由变动的变量。几何体的表达式中可同时自由变动的变量的个数称为该几何体的维数(或自由度)。因此,不能将一个三维空间内生成的几何体就简单地归属于三维形体的范畴。例如,一条空间曲线只是一维的形体,因为它的表达式中只允许有一个自由变量。直观地,在曲线上的运动只有前后方向上的选择,而没有其它第二类选择。同样地,空间的曲面为二维形体,一个点是零维形体,而实体造型得到的几何实体则是三维形体。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几何体的维数(自由度)判定方法:维数=自由度=自由变量=变量数-表达式中的方程数4B

7、ezier曲线的生成原理自由曲线的种类很多。我们以其中最简单的一种----Bezier样条曲线为例介绍自由曲线的生成原理。图3图3所示为一条由空间两点P1和P2构成的直线段,P是线段上任意一点。如果将P到起始点P1的距离与线段的总长的比值定义为参数t,则立即可以得到P与P1、P2的关系式:

8、P–P1

9、/

10、P2–P1

11、=t即P=(1-t)P1+tP2由于P1和P2是确定的空间点,P的位置将随t的变化而变化,因此P也可记为P(t)。即P(t)=(1-t)P1+tP2式(1)上式就是该线段的参数化表达式。其中t为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

12、,1)。假如我们给定P1和P2的坐标值(x1,y1)和(x2,y2),则将它们分别替换式(1)中的P1和P2即可得到P(t)点的坐标x(t)和y(t)如下:x(t)=(1-t)x1+tx2y(t)=(1-t)y1+ty2显然,当t取0时,有P(t)=P1,即P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