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

ID:15428415

大小:164.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3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_第1页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_第2页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_第3页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_第4页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ny t 2126-20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NYT2126-2012ICS65.020.20B0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2126一2012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forconservationaltechnologyinforageplantgermplasm2012-02-21发布201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j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业司提:1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74)归口。NY/T2

2、126-2012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晓芳、陈志宏、李新一、李志勇、白昌军、高洪文、王赞。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及其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草种质资源的保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NY/T2126-2012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T2930.2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2930.4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2930.6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测定GB/T2930.8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NY/T1091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NY/T1668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种质资源forageplantgermplasm是可用于草品种选育及其他相关研究利用的所有遗传物质材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或人工培育而成的有生命的可再生植物种质资掘。3.2原生境保护in-situconservati

4、on又称原地保存,在原生境建立保护区(点)等保护措施,保护野生草种群体及其生态系统,从而维持该群体生存繁衍及其演化发展潜力的一种保护方式。3.3非原生境保护ex-situconservation又称异地保存,草种质资源在其自然生境以外的保存。4草种质资源保存方法4.1原生境保护4.1.1原生境保护区(点)的选择4.1.1.1选择原则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其他珍稀糊危野生草种集中分布l丘;中国野生特有草种的分布l兰;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草种分

5、布氏。4.1.1.2选择方法1NY/T2126-2012一一对拟建立原生境保护区(点)的野生草种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其地理分布,并取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根据调查结果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数据,确定该野生草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根据该草种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确定其保护区(点)具体地理位置。4.1.2保护区{点)的建设a)规划:按NY/T1668的规定执行;b)建设:按NY/T1668的规定执行。4.1.3保护物种的观测记载及建档保护区(点)保护的草种观测记载项目见附录A。所有的观测记载资料应建立详细的档案。4.2非原生境保护

6、4.2.1种质资源圄保存4.2.1.1保存对象以元性繁殖为主且具有重要价值的草种以及珍稀濒危草种。4.2.1.2保存方法4.2.1.2.1种质材料的获得获得途径有野外采集、国外引进和单位或个人送交。获得的种质材料是可再生的,包括种子、接穗(插条)、幼苗、块根、块茎、根茎、球茎、鳞茎和根颈等。获得的种质材料须附基本信息,详见附录Bo4.2.1.2.2隔离检瘟获得的种质材料在隔离种质圃进行种植隔离检疫,内容应包括:a)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国内各种检疫对象严格检疫,发现有检疫对象立即销毁。b)对于种

7、子类型的材料,种植前,种子表面消毒处理后方可播种育苗;对于无性繁殖材料,如发现检疫对象及其他病虫害均要消毒处理。4.2.1.2.3试种观察a)播种。对于种子类型的材料,根据种子发芽率和鉴定小l;{株数确定播种量,在适宜时期播种;无性繁殖材料在适宜时期栽植。b)管理。出苗后,按大田生产要求管理。同时,要防鸟兽鼠害、异交棍杂、串根混杂,做好田间去杂。c)性状观测。通过种植,对种质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核实其植物学分类地位,并进行相关特征特性的记载。观测记载按NY/T1091中规定的标准执行。4.2.1.2

8、.4入圃保存2a)布局。根据种质材料的生活类型、属种关系和数量进行总体规划和局部排列,把同一生活型或同属种材料种植在一起,便于局部管理。比较高大的灌木材料靠边缘地段种植,以免影响其他材料的生长。b)保存株数与行株距。保存株数主要根据草种类型及珍稀搬危程度确定。直立型草本40株,匍甸型草本10株,灌木10株,均匀种植于5.0mX4.0m的保存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