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

ID:15477434

大小:14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03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_第1页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_第2页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_第3页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_第4页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一、胖肥:肥胖病(obesity)是能量摄人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二、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三、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等因素有关。四、临床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1、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kg/㎡。)2、腰围(WC):用来测定腹部脂肪的分布,腹部脂肪过度集聚危害性最强。称为向心性肥胖。腰围WHO建议标准:男性>94cm、女>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3、腰臀比(WHR):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向心性肥胖。4、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2、kg)=身高(cm)一1055、皮肤皱褶厚度:对均匀性肥胖者来说,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断的肥胖程度与用BMI判断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内的脂肪含量。6、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肥胖的判定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认为是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指标。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BMI:18.5~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儿童标

3、准体重:等于实足年龄乘以二加八,超过百分之二十为肥胖。五、肥胖的原因﹙一﹚.内在因素:1.遗传因素2.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瘦素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3.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4.脂肪组织的变化,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二﹚、饮食因素:1.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2.不良的进食习惯•(1)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2)不良的进食行为:进食时所选择的食物块大,咀嚼少、整个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吃的块数明显较多等。•(3

4、)进餐频繁:一天之中进餐2~6次,宵夜等。3.其他因素:妊娠期营养因素,人工喂养及其辅食添加固体食物过早。六、肥胖并发症七、膳食与肥胖的治疗八、运动在肥胖治疗中的作用心脑血管疾病一、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0%。上升•据统计:我国脑血管患者达这700万人,其中2/3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并在5年之内有1/3患者复发,在我国每十二秒钟就有一位新发脑血管病人,每二十一秒就有一个人因脑血管病死亡。冠心病逐渐上升,其原因是四高三低引起﹙高发病、

5、高致残、高复发、高死亡、低知晓、低服药、低治疗﹚。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吸烟﹙血管收缩﹚、饮酒﹙血液循环加快﹚、胆固醇↑、胆固醇↓﹙合成各种激素、维生素、保护血管壁使血管壁光滑﹚。抗体↑、高血压、糖尿病、风心病、骨折﹙血栓﹚等。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1、动脉硬化的早期信号a、高血脂症b、眼底改变c、耳聋耳呜d、角膜老年环e、高血压2、冠心病的早期信号a、异位疼痛。b、胃部不适。C、呼吸急促。d、不明原因的疲乏。e、异样的感觉。f、45岁以上有耳折症者80%患有冠心病。g、体力活动时伴有心慌、气急、疲劳、呼吸困难。h、看惊险电影,饱餐或寒冷时感到心悸或胸痛。i、出现

6、脉博过快或过慢或不规则。j、熟睡或做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慌胸闷须坐一会儿才好转。k、在公共场所中比别人更易胸闷、憋气、呼吸不畅。f、一过黑g、暂短性视力障碍,多在一个小时内自行恢复。h、剃须修有征。i、哈欠连绵。j、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在发生鼻出血后的一至六个月内有50%的人会发生脑出血。四、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五、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多见、最重要的类型Ø概念动脉血管某些部位的内膜下有脂质沉积,与其他成分一起逐步发展所形成的硬化性斑块。外观呈黄色小米粥样,故称粥样硬化。Ø易发部位大型动脉(如

7、主动脉)中型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Ø危害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Ø变脆、变硬(失去弹性)高血压一、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和早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二、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必然会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是有一个正常范围的,不同的致病因素和致病机制导致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并持续不正常升高。当收缩压(高压)≥140mmH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