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

ID:15655025

大小:8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4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_第1页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_第2页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_第3页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_第4页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精选宋词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陆游(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类别:(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

2、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4)创作风格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精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作者及赏析】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金人占领下的原北宋地区,21岁时在家乡发动起义,抗击金军,后投奔南宋。由于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他的抗金大志难以实现,他只被安排做过几任地方官,晚年闲居在江西长达二十余年。壮志难酬的他将满腹悲愤、一腔忠勇都寄托在词中,雄浑奔

3、放,气势磅礴,继苏轼之后,把豪放词推向发展高峰。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上片夜景,意在写静,却出之以动。鹊啼、蝉鸣、蛙喧,愈闹而愈静,是为动中见静法。下片时转景移,山雨欲来,心绪由安闲而焦躁。结韵妙语:就急欲避雨而言,先推出茅店,后补以“忽见”,则恍惚惊喜之态,跃然纸上;就全篇而言,至此点出夜行者,返照全词,则无一不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见闻和感受,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字词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

4、乡黄沙村。黄沙道:是指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21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⑸鸣蝉:蝉叫声。⑹旧时:往日。⑺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⑻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⑼见:同“现”,显现,出现。⑽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作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

5、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2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作者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

6、,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蜜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字词注释】元夜:又称"元夕",指农历正月十五夜,也称上元节。自唐代元夜张灯,故又称"灯节"。花市: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可指代年轻时的自己。【作品译文】去年元宵夜的时候21,花市

7、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在明月登上柳梢头之时,与佳人相约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的时候,月光与灯光依旧明亮。可是却已见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他年少时穿的衣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作者及赏析】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21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大曲《水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