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

ID:15661152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_第1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_第2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_第3页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经过更新换代,已日臻完善。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据某眼镜公司报道,法国老年人中有48%人使用渐进多焦点眼镜,而我国老年人中仅有0.2%享受到渐进多焦点眼镜的福泽。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价格太贵。1-2千元一副眼镜的价位,离、退休的老年人难以承受。二、验光配镜技术难度较高,许多中、小型眼镜店对这种眼镜的验配望而却步。笔者已步入花甲之年,为了推广“返老还童”的多焦点眼镜,“以身试戴”,先后在多家公司配了七副多焦点眼镜,亲身体验各家公司生产的这

2、种镜片的特点和优劣。经过多年细细的“品味”,体会到每副渐进多焦点眼镜无论看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可以使用,使用时只要度过适应期(长则3-5天,短则几分钟)就能应用自如。不论是依视路、HOYA、AO、苏拿、飞快及1.499、1.56宽带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质量都不错。其实配这种眼镜成功的关健是验光和配镜两个部分。       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1远用区。2近用区。3过度区。4像差区;如下图: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34毫米。几何中心至上光心2-4毫米。上光

3、心至下光心:垂直距离17-19毫米。水平距离(内偏)2。5-2。8毫米。光度范围:单光≤±8。00DS,散光≤±2。00DC加入度(ADD):+1。00D~+3。50D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1)、年龄在45岁以上,工作及生活中有远用、近用、中距离用眼要求的患者。如教师、医生、领      导干部等。(2)、青少年:远视力正常,可用作预防近视;近视患者,每年近视增加速度较快,可延缓和控制近视发展。(3)、屈光不正状态:单光≤±8。00DS散光≤±2。00DC垂直屈光参差≤±2。00D(4)、配镜的最佳对象:A、年龄在45岁以上,有戴镜史,有近、中、远连续用视

4、力的要求。远用光≤±6。00DS,散光≤±2。00DC,垂直参差≤±2。00D。重点是有戴镜史。长期戴眼镜的患者,对眼镜产生的像差早已习惯。而没有戴镜史的人即使戴平光眼镜也有不适感,如用多焦点眼镜,就更加不适应了。B、青少年每年近视增加-1。00D以上,希望控制和延缓近视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些患者使用多焦点眼镜后,近视加深的速度会被控制或延缓。2.禁忌症:1.两眼垂直屈光参差>±2。00D散光>±2。00D患者。这类患者由于两眼屈光参差大,双眼调焦时形成不能忍受的棱镜效应。阅读时,两眼不但向内转,而且下端向鼻侧旋转,导致近用散光轴与远用散光轴略有不同,散光度太大,就会影响近用散光的矫正

5、。2.要求中距离、近距离有较大视场的患者,如驾驶员、图书馆管理员、会计等。不宜选配渐进多焦点眼镜。3.远视力正常、从不戴眼镜、希望一副眼镜能任意看清远、中、近距离的物体,(即眼镜业常说的“上平下老”的多焦点眼镜)。这类患者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成功率较低。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光:此类眼镜验光方法与普通眼镜验光方法略同。总原则:远光准,加光足。1.远用光验光,采用标准程序:(1)、问诊。(2)、眼部检查。(3)、裸眼视力。(4)原眼镜光度和矫正视力。(5)、电脑验光仪测试。(6)、检影复查。(7)、雾视法。(8)、双色试验。(9)、散光表法。(10)、交叉圆柱镜法。(11)、优势眼检查。

6、(12)、双眼平衡。2.近用加入光检查,采用交叉格子老视验光法或经验法。(1)。交叉格子法:远用光已矫正。33厘米注视交叉格子图。(组合验光仪、近用视力表或近用主觉验光图中均有)被检眼前置±0。50DC交叉圆柱镜。负轴置90º,正轴180º,观察交叉格子图。若横线清晰,有老视,添加正球镜片,直至横竖线。相同清晰。所加正镜片的度数,并保持1/3储备调节,就是老视的加光度。计算步骤:A、调节步骤=1/测试距离(米)-添加正镜度。B、储备调节=调节幅度×1/3。C、可动用的调节:调节幅度-储备调节度。D、老视加入度=+3。00-可动用的调节。例:一位50岁的患者,远用光

7、度已矫正,33厘米交叉格子试验,右、左加+1。50DS,横、竖线条等清,问加入度是多少?解:A、调节幅度=1/0.33-(+1.50)=+1.50D。B、储备调节=+1.50×1/3=+0.50D。C、可动用调节:+1.50-(+0.50)=+1.00D。D、老视加入度=+3.00-(+1.00)=+2.00D。(2).经验法: 用经验法公式(年龄-30)×0.1=加入度。60岁以上,按60岁计算。例:53岁加入度=(53-30)×0.1=2.3=+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