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

ID:15748753

大小:7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5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_第1页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_第2页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_第3页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_第4页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政教育—与梦想坚持者同行!中政教育:申论热点解析之自主招生与教育公平中政镇江公务员培训专家解析: 导语:抢生源还是选偏才?改变一考定终身还是加重学生负担?自主招生政策实行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查,让自主招生争议更加激烈,折射出公众对自主招生和教育改革的公平期待。   自主招生十年:给高校选才多一把标尺  高校自主招生改变了过去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唯一招生模式,让考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这就是进步。这十年,自主招生让老百姓记住的不止是一道道费思量的考题,更使逾十万有特长的青年人成功迈入大学校门,而更偏向农村等改革策略也让这一政策更趋

2、向合理。   十年录取10.7万人   2003年,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当年招收不足两千人。10年间,试点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达到90所,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了10.7万人。   不断丰富的多样化招生考试形式  自主招生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趋势,2006年,复旦和上海交大在5%自主招生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利;2010年,北大在自主招生中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这引来其他学校效仿,比如清华的领军计划、人大的校长直通计划。与此同时,自主招生联考制度兴起,2011年,我国出现三大

3、自主招生联考。中政教育(http://www.jszzexam.com)中政教育—与梦想坚持者同行!   打破唯分数论,关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2013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近年来,复旦大学在5%自主招生中,进行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人才的招生探索。该校博雅杯招生,通过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应届高三学生征文,给予获奖学生在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等专业(类)的自主招生优惠。   选才新通道为何让人更纠结?   联考打响尖子争夺战,机会还是负担?   自主招生考试其出发点是选择合适的生源,而现在

4、不少高校演变成了掐尖战,除笔试外,各联盟还组织多种形式的复试、面试和推荐,变成了提前高考。随着规模扩大,报考人数剧增。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一二百人已足够,可现在都招到一两千人,显然已经变味了。   神题频现,创意还是故意?   馒头和面包打擂谁会赢?杜甫到底忙不忙?近来,高校自主招生出的怪题和神题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有人认为萌题看似无厘头,实则考出大智慧,有人则认为考题过于哗众取宠,丧失了考试的严肃性。校方认为,这类考题均无标准答案,初衷是为考察学生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   高校希望招收怎样的人才,偏才还是怪才?   自主招生制度刚推出时,教育部声明是为了招收偏才、

5、怪才;后来很多年,各校基本通过笔试+面试招收综合素质型人才,北大等名校甚至强调不招偏才、怪才。现在,教育部再次提出与偏才、怪才说法类似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少高中师生疑惑:今后学生该向哪个目标努力,才能进入心仪名校?   考生:为拿高考加分,到处赶场考试   参加三四所高校自主招生的考生不在少数,穿过大半个中国参加六七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也大有人在。从儿子选学校,到准备推荐材料、备考,来自镇江的高先生全家已经忙了大半年。由于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在同一天考试,因此在三大联盟之外,他们又在北京、上海各选了一所学校。提前几个月就预订了宾馆,最近连考3场。路费、住宿费等

6、就花了大几千元。   家长:笔试通过与否都纠结中政教育(http://www.jszzexam.com)中政教育—与梦想坚持者同行!   自主招生笔试即使通过,考生和家长的心还是一直悬着。其一,拿到了学校的加分优惠,还是要看高考的成绩。其二,如果笔试通过了,就要在离高考不到100天的时候花大量精力应付自主招生,考生和家长都担心会对高考产生负面影响。要是笔试没通过,对考生的心理更会有影响。   自主权变特权?自主背后的漏洞重重  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给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则有利于通过招收各类特长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自主招生的弹性,也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现在高考如此严

7、格,尚且难以完全避免各种人情因素;如果扩大高校自主权,会不会大开腐败之门?   招生制度行政化运行   尽管当前高校自主招生都会设置相关制度与规则,但是掌握自主招生最终决定权的依然是高校的行政领导。由于当前对于高校领导掌握的自主招生决定权缺乏有效的制约,自然也就容易出现部分高校领导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   内部指标不被公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本来在计划录取制度中,高校的机动名额对于调节各地的招生计划,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可是,不少高校却将其派上了做交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