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

ID:15795191

大小:3.74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8-08-05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汇编系列 专题15 选修3-3(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5选修3-3一、单选题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A.pb>pc,Qab>QacB.pb>pc,Qab<QacC.pb<pc,Qab<QacD.pb<pc,Qab>Qac【答案】D视频2.2016年9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搭载的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约3000万年误差1秒的超高精度。空间冷

2、原子钟利用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减速原子运动以获得超低温原子,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这种超低温原子可以做超慢速匀速直线运动,基于对这种运动的精细测量可以获得精密的原子谱线信息,从而获得更高精度的原子钟信号,使时间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利用精确测量微波信号从卫星到达目标所用的时间,从而获知卫星和目标之间的准确距离。因此,测量时间的精度,将会直接影响定位准确度。目前我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上使用的原子钟,精度仅到纳秒(10-9s)量级,所以民用的定位精度在十几米左右。“空间冷原子钟”的精度达到皮秒(10-12s)量级,使

3、得基于空间冷原子钟授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更加精确和稳定的运行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间冷原子钟”的超低温原子,它们的内能为零B.“空间冷原子钟”在地球表面和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精度相同C.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做超慢速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子不受地球引力作用107D.“空间冷原子钟”试验若成功,将使“北斗导航”的精度达到厘米量级【答案】D【解析】无论温度多低,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即分子动能不为零,所以分子的内能不会为零,A错误;“空间冷原子钟”只有在微重力环境下才能获得超低速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测量精度不

4、相同,B错误;物体间的引力无论速度多大,都存在,C错误;“空间冷原子钟”的精度达到皮秒(10-12s)量级,相比“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上使用的原子钟精度提高了1000倍,故可从几十米的精度提高到几厘米的精度,D正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答案】B【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变大,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增

5、大时分子势能减小,A错误;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B正确;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可能从外界吸热或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并且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可能是体积变化导致分子势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B.乙图中,由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速率分布情况,可知温度T1

6、,在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从石蜡熔化情况可判定固体薄片必为非晶体D.丁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正是因为斥力才使得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答案】B【解析】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故A错误;如图中,氧气分子在T2107温度下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百分比较多,所以T2温度较高,故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某固体在导热性能上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C错误;丁图中,昆虫水蝇能在水面上不陷入水中,靠的得液

7、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5.5.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B.C.D.【答案】D【解析】根据气体的分子的运动的规律可以知道,在某一温度下,大多数的分子的速率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不是说速率大的和速率小的就没有了,也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分子的个数要少很多,所以形成的图象应该是中间多,两边

8、少的情况,D正确.视频6.如图,竖直放置的两口径大小不同的气缸中间相通,两端开口.面积分别为SA、SB的上下活塞之间用硬杆相连,且SA<SB.平衡时,缸内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现保持外界大气压不变,使气体温度缓慢上升,活塞将在气缸内移动一小段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