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

ID:15907406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_第1页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_第2页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_第3页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_第4页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2009年第2期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oo9No.2打击与防范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邓泽顺(武汉市公安局,湖北武汉430018)近年来,武汉市新型毒品违法犯罪蔓延迅速,多发于公共娱乐场所,且具有群体性.吸食人员以青少年为主,无业,低文化层次者居多;制贩新型毒品的犯罪主体以本地人为主.新型毒品发展蔓延的原因主要有:急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为新型毒品的蔓延提供土壤;对新型毒品的危害性宣传不够;现有法律法规滞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大;娱乐场所自律与管理不严;巨大的利润空间促使毒贩铤而走险.因此,应广泛深入开展新

2、型毒品危害教育,进一步加强禁毒基础工作,建立娱乐场所禁毒自律管理制度,加大新型毒品犯罪打击力度,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现状;原因;对策D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390(2009)02一OOO9—03新型毒品是相对于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目前较为流行的有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及氯胺酮(K粉)等.新型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长期大量滥用可导致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伤,属于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精神药物.武汉市以独特的地域优势,逐渐成为新型毒品危害严重的

3、城市之一,研究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现状,蔓延原因以及防范,打击对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武汉市新型毒品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一)新型毒品犯罪特点1.从种类看,武汉市新型毒品主要涉及"冰毒","氯胺酮","摇头丸",且仍在不断增多.从1999年首次发现"冰毒"后,武汉市陆续发现"摇头丸","氯胺酮"(K粉),"麻果"和—I{I仔"等新型毒品,种类不断翻新.目前,武汉市流行的新型毒品以"K粉"和"麻果"为主,摇头丸等其它新型毒品数量较少.[收稿日期]2009—03—28[作者简介]邓泽顺,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2.从来源看,武汉市新型毒品以从云南,广东流人为主,本埠制

4、造,加工蔓延迅猛.武汉市缴获的新型毒品70%以上来自云南和广东.2004年制造,加工新型毒品在武汉市出现,2006年以来发展迅猛.3.从流向看,武汉市集新型毒品消费,中转和集散地于一体.由于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优势,武汉市已逐渐成为国内毒贩重点发展的毒品中转站和集散地,毒品的吞吐量和吸纳力不断增强.境内新型毒品除部分供本地消费,大部分过境销往湖南,安徽等省及荆州,宜昌等周边地区.4.从案件数量看,新型毒品罪案增长迅猛.2002年,全市破获重特大新型毒品罪案,占当年重特大毒品罪案总数的9%;2004年,此类案件占当年重特大毒品罪案总数的21%;2007年l一

5、9月,此类案件已占重特大毒品罪案总数的68%.5.从毒品数量看,收缴新型毒品数量成倍增长.2006年缴获新型毒品占缴获毒品总数的94%,收缴新型毒品数量超过前5年总和;2007年1—9月份,全市收缴新型毒品已超过2006年全年.96.从犯罪人员看,武汉籍人员外流贩运新型毒品情况比较突出.2005年,云南省抓获的湖北籍贩运毒品人员中,武汉籍人员占总数的47%;2006年,云南省抓获的湖北籍人员中,武汉籍人员占总数的54%;2007年1—9月份,云南省抓获的湖北籍贩运新型毒品人员中,武汉籍人占总数的61%.(二)新型毒品消费特点1.吸食新型毒品大多具有特定时间,以群体性

6、吸食为主.吸食新型毒品大多在特定的时间,吸贩毒行为多集中在深夜或凌晨.吸食新型毒品与吸食海洛因有明显不同,海洛因属麻醉药品,具有排他性的个人吸食特点,而麻果,K粉等新型毒品属精神药品,吸毒人员绝大多数在娱乐场所内结伙吸食.从近年来武汉市在歌舞娱乐场所查获的吸食人员来看,这类吸毒人员少则5到7人,多则数十人.2.公共娱乐场所是吸食新型毒品的主要地点.根据公安部监测报告显示,公共娱乐场所是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主要地点,占90.6%,明显区别于吸食海洛因的人员,81.1%的海洛因吸食者在家中吸食.尤其是2008年6,7月份,娱乐场所吸贩新型毒品问题一度成为舆论焦点,社会反

7、映强烈,引起各级领导高度关注.2008年8月,武汉市政府部署全市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经过多警种,多部门2个月的专项整治,一批违法违规经营场所被依法关停,一大批涉毒违法犯罪分子被依法打击处理,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明显好转.当前娱乐场所涉毒活动更隐蔽,更狡猾,且由原来的大型迪厅,歌城向小型卡拉OK,宾馆,公寓式酒店,城郊结合部和远城区山庄,度假村转移.(三)新型毒品消费群体特点从数量看,武汉市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增长迅速;从年龄看,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以青少年为主;从性别看,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从文化程度看,初高中学历占主流;从职业及收入来看,约一半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为无业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