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

ID:1592370

大小:8.5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7-11-12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_第1页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_第2页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_第3页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_第4页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导则推荐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研究学生姓名:韩亮学号:06036210专业班级:环境工程06-2指导教师:安慧2010年4月2日摘要本文首先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新旧版中的预测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针对新版大气导则推荐的三种模型:AERMOD模型、ADMS模型、和CALPUFF模型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三种模型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为例,在调查所在地的地形条件、气象资料和污染源参数的基础上,确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然后从三种模型中选择出了最适合的AERMOD模型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预测结果表

2、明,广西石化炼油工程的主要污染物SO2和NO2的最大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要求。关键字:大气预测;AEROMD模型;ADMS模型;CALPUFF模型AbstractRecently,withtheatmosphereissuesbecomingmoreandmoreprominent,airpollutioncontrolisreceivinglotsofattentionbymoreandmorepeople.Therefore,inDecember2008,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partmentp

3、romulgatedandimplementedthe"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AtmosphericEnvironment".Initsnewguidelines,itrecommendsthethreeatmosphericdispersionmodels:ADMSmodelsystem,AERMODmodelsystem,CALPUFFmodelsystem.Thispaperfocuses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threemodels,acomparatives

4、tudyofthethreemodelsandanintroductionoftheapplicationofthethreemodelsinpractice.Keywords:Airpollutiondispersionmodel;ModelComparison;Modelapplication第1章新旧版大气导则预测模式的对比介绍大气污染扩散模式是一种用以处理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问题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结合排放参数、气象资料及地形条件等开发出各种应用软件,用于空气污染预报、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及城市规划和决策等。在进行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和

5、管理工作中,常常需要借助大气扩散模型对某些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而由于影响扩散过程的气象条件、地形、下垫面状况及污染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基于现有的理论,还不能找到一个适用于各种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来描述所有这些复杂条件下的大气扩散问题。因此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GB/T2.2-1993),用于指导建立大气扩散模型进行大气扩散问题的描述[1]。旧版的大气导则推荐模式为高斯扩散模式,其以K理论(大气湍流交换理论)为依据,在污染物浓度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导出。在地形方面要求下垫面平坦、开阔、性质均匀,平均流场平直、稳定,不考虑风场的切变;

6、在扩散过程中要求污染物本身是被动、保守的,即污染物和空气无相对运动,且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无损失、无转化,污染物在地面被反射;扩散在同一温度层集中发生,平均风速大于1.0m/s,对气象要求稳定,均一,适用范围一般小于20km。但是,旧版的大气导则在描述大气扩散时有很多的不足。高斯扩散模式假定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在空间上遵循高斯分布,假设地面和混合层顶均为不可穿透的平面;按照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将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分为6类,扩散参数由稳定度、扩散距离和时间决定,因此,采用的稳定度分类和扩散参数是不连续的。这不仅在理论上与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特征的连续变化相违背,也与近几十年对湍

7、流扩散的研究成果不符,尤其是在对流条件下。旧版的大气导则推荐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不稳定条件下,对于中等以上有效高度的排放源,其地面浓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比,明显偏低;②未能反映浮力烟羽抬升到混合层顶部附近的实际扩散过程,地面浓度预测值误差较大;③扩散参数和大气稳定度不连续;④没有考虑建筑物下洗问题[1]。鉴于旧导则推荐模型中的这些问题,我国于2008年12月,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这是1993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