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

ID:15981802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_第1页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_第2页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大前提建构大前提建构就是寻找和建构法律规范。寻找规范看起来是寻找某个规范,实则涉及整个法律体系。这就首先涉及法源的问题,通常包括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学理、道德。其次,寻找不同类别的规范。再次,存在规范竞争。除法源、规范类别和规范竞争外,能否找到或是否应去建构规范,主要取决于生活事实与规范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这大体包括5种情形:A.事实与规范关系相适应。 B.事实与规范关系相对C.事实与规范关系不相适应。D.事实缺乏规范标准。  E.事实与规范关系形式相适应实质不适应。从上可见,除在情形A中可找到明确的法

2、律规范,可直接通过演绎应用法律外,从B到E都存在事实与规范关系不同程度的不对称情形,这便是要进行大前提建构即法律发现的依据,大前提建构的核心是使规范具体化。这四种不对称情形又可分为两类,解决不对称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也各有不同。(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在多数情况(B、C)中,虽有法律规定,但不明确,不能直接获得具体规范,具体规范的获得要借助法律解释方法。即在存在大体适合事实的法律规范,但对具体规范能否适用于某一事实因语词含义有怀疑(B、C情形)时,通过解释来确定法律规范的语词含义;在少数情况(E)中,虽有法律规定,但违

3、背客观目的,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分别是客观目的探究。客观目的探究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字义明确包括事实但违背法律的客观目的时,不仅字义解释而且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都不适用,便发生客观目的探究。流行说法是客观目的解释,又称意义解释,它探求的是法律的客观目的和意义。当法律规定不合理时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是法律修正和正当违背法律。发生法律修正的条件是法律中存在明显的内容错误及编排疏忽,不可能进行目的论限缩或扩张。正当违背法律就是指当法律的不公达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时,法官可正当地违背法律。(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在字义不包括事实时,即存在法律应规定却未

4、规定的情况,就存在法律漏洞。这里的法律指制定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方式有:类比、法律补充和反向推论,这些方法具有造法性质,它们适用于事实缺乏规范标准情形(D)。当有类似的规范参照时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时可以采用法律补充的方法;事项列举穷尽时可以采用反向推论的方法。二、建构大小前提的方法(一)演绎、归纳和设证演绎是从规则出发的推论,它从规则到案件,从一般到特殊,其过程为:大前提一小前提一结论。与演绎不同,归纳是获取规则的亚推论,它从案件到规则,从特殊到一般,其过程为:小前提一结论一大前提。设证就是假设原因,假设小前提结论

5、。(二)类比通常人们也把类比看作是亚推论的一种,它是从案件经由规则亚推论到结论,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其过程为:小前提一大前提一结论。(三)论证和诠释在逻缉学中,论证指由断定若干命题(论据)的真实性进而断定另一命题(结论)的真实性。一般论证理论包括论证什么(命题、结论),依据什么论证(论据)和如何论证(方法)三个内容。论证分为形式论证、实质论证(结论论证)、经验的论证(规则论证和结论论证)。诠释指明判断是一个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循环往复、相互照应不断向上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