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ID:15982984

大小:1.3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6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实习内容:R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毕业实习实习形式:R集中□分散学生姓名:王仲宇学号:6002210045专业班级:给水排水101班实习单位:庐山实习时间:2012.10.17--2012.10.192012年10月23日17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目的:1.实践对岩石的肉眼判别。2.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3.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

2、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4.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5.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6.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7.通过实习,意识到工程地质与建筑土木工程专业有何深层次的联系。8.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9.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

3、相关联系。实习内容:根据教学安排,我们给水排水专业自十月17号进行了为期3天的庐山地质实习,此次实习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到达温泉宾馆安排好住宿,下午1:00出发到秀峰观察岩浆岩、变质岩并了解其形成及特点等。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河床冲积物及地下水赋存、排泄和运动影响的认识,并学习罗盘仪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并观察隘口采石场的沉积岩和狮子洞的溶岩现象.实习路线:  秀峰→海汇镇水库→三叠泉→隘口采石场→狮子洞庐山及其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

4、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

5、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17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在整个的庐山地区,存在着两大主要的断层:泉断层(鄱阳湖一带)下降,形成盆地,即为鄱阳湖;莲花洞断层(九江一带)下降,形成了九江盆地。鄱阳湖即为断陷盆地。第一篇章:各观测点资料的整理第一站:秀峰观测点一:秀峰大门口沉积物在人造防波堤累积,因为防波堤减慢水流速度令水流可携带沉积物减少。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流作用和地壳作

6、用。水流的侵蚀作用分向下侵蚀和侧向侵蚀。由于地壳上升,断层的水侧向侵蚀,可看见中游较宽。水流本身有速度,对河床有冲击作用;水流中有细小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磨损河床;溶解侵蚀等都使沟的形成的重要原因。可看见节理面为张节理,由张拉应力引起的裂缝,裂缝面宽,延伸不长,不光滑。它是流水冲刷形成的沉积岩,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沉积而形成。在河底,粒径在20—200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此区河床比较粗大,河幔表面覆有细砂。其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显著,地面流水对岩层冲刷

7、侵蚀,首先沿垂向张节理发育形成冲沟,流水继续冲刷侵蚀,冲沟加宽加深便形成沟谷。分为(1)洪积物即由河流所搬运的物质在水流流速变缓而沉积的冲积物,与由山洪携带的碎屑洪积物,共同组成的沉积物。一般具有复杂的层理结构。(2)冲积物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叫做冲积物,它是组成冲积平原的堆积物。冲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性,随着搬运能力的减弱,总是粗的、比重大的先沉积,细的、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17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在河谷内随着水流的变化,冲积物呈有规律的分布。如在河流的纵向分布上,冲积物粒径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

8、小。沿河流横向分布,冲积物粒径从河床中部到岸边逐渐变细。冲积物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度,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层理。河流沉积物的特点,随着在河流的不同地段而不同,并且表现在不同的地貌形态上。如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和河口区沉积等。(3)残积物指地表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根据风化作用方式和风化作用强度的不同,残积物可分为机械风化残积物和化学风化残积物两类。前者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组成;后者主要由化学风化形成。后者除了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