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

ID:16046036

大小:2.7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7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_第1页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_第2页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_第3页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_第4页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_第5页
资源描述:

《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0分)1.(2009年7月新疆会考14题)下列表述反映了民国时期服装特点的是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答案】B【点拨】【结束】2.(2007年浙江会考13题)某班开展“百年服饰的变迁”图片展览活动,下列四幅图片中展示的服饰,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时尚的列宁装的是A.图4B.图5C.图6D.图7【答案】C【点拨】A是旗袍,B是改良后的旗袍,D是模特的新时装。【结束】3.(2010年浙江会

2、考23题)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①自行车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④地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点拨】【结束】4.(2010年广东会考55题)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A.安全生产B.推翻清朝统治C.发展国力D.禁绝西方文化【答案】C【点拨】【结束】5.(2009年黑龙江会考10题)香港歌星张明敏以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汀南北,歌中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

3、然是中国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A.鸦片战争前后B.甲午中日战争前后C.辛亥革命前后D.五四运动前后【答案】A【点拨】【结束】6.(2010年湖南会考12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A.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   B.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   C.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   D.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答案】C【点拨】【结束】7.(2009年江苏会考18题)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D.电

4、视机的成功发明【答案】B【点拨】【结束】8.(2009年7月新疆会考15题)“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通过什么途径变成了现实A.宇宙载人飞船B.天文探测仪C.电影D.互联网【答案】D【点拨】【结束】9.(2008年天津会考22题)当今社会生活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A.报刊B.广播C.电视D.互联网【答案】D【点拨】【结束】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23~25题10.(2010年海南会考11题)1902年,上海的一个黄包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该新式交通工

5、具是A、轮船B、火车C、汽车D、飞机【答案】C【点拨】【结束】11.(2009年江苏会考8题)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答案】C【点拨】【结束】12.(2008年1月福建会考14题)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A.报童在街上叫卖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答案】C【点

6、拨】【结束】13.(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18题)下列服饰中体现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是()【答案】D【点拨】【结束】14.(2008年天津会考21题)最早阐发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报刊是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昭文新报》【答案】B【点拨】【结束】15.(2010年天津会考18题)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废止缠足B.断发易服C.新式婚礼D.废止跪拜【答案】B【点拨】【结束】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17题)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①电影②电视③广

7、播④互联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点拨】【结束】17.(2009年6月福建会考16题)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条电报线架设于A.北京     B.台湾     C.山东     D.新疆【答案】B【点拨】【结束】18.(2009年广东会考55题)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答案】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