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

ID:16183981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_第1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_第2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_第3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_第4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1课时)课型:鉴赏·评论上课日期:1月10日作者:苏伦单位:枣庄市第六中学究竟为了啥今天我来答——《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悲悯人生”的“鉴赏·评论”篇中的一篇议论性文章,这篇议论文由现象到本质,从现实到理论向少年儿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贫穷与富裕两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以及产生贫穷与富裕的原因,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深刻、透彻的剖析,他启发广大小读者要正确地看待穷与富,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当今社会上所出现的不公正现象。这篇议论文,虽然谈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但作者却如话家常,列举

2、了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人物例子,国家现状,如非洲的贫穷,德国的富裕,来说明贫穷和富裕是受到地域的限制的,并且文章还从自身谈起,说明追求富足是人的本性,把高深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加以解析,贴近不同的读者,明白之至。本文采用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法。课前预习:了解议论文的有关常识。相关课程标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教学目标:1.理清结构,把握本文作者的观点。2

3、.了解本文论证的特点。3.通过课文并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培养正确的贫富观。评价任务:1.通过默读圈点,整体感知,提问导读理解主题。2.通过探究体会作者论证的特点。3.通过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具体分析本单元课文中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文中所说的市场经济社会,他们的生活状况。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范进中举》、《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乞丐》,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讽刺那些歧视穷人的人在道德品质上的缺陷。那么,歧视穷人为什么是不应该的呢?文学家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士作了回答。他认为:"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这是一个看来

4、有点惊人的回答。但是作为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却获得当今世界广泛的认同。他的看法是否有理?他是如何阐述自己的看法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唯一的一篇议论文《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学生展示自己对作者的了解,然后教师补充。多媒体展示: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Mcfadden),1937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市。美国经济学家。1962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和计量经济学实验室主任。2000年,他以“对分析研究离散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板书: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一、我读我了解——把握观

5、点【导入语】同学们,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趋进步,使世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贫穷和富有却永远是一对矛盾,至少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没有消除,让我们默默地阅读课文,并掩卷沉思,在这篇文章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我们又该用怎样的目光来思考人生,解读社会。同学们,注意标注文中关键字词句,然后思考问题,五分钟后抢答下列问题,看谁回答的全面而具体。(1)重温有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相关知识。(2)学生自主思考: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学生朗读课文,在读课文过程中标记,教师注意巡视,掌握学习动态,指导阅读;学生朗读后口头抢答,补充,使问题答案完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明确

6、。多媒体展示:讨论明确。(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是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部分。(2)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二是“我们的世界就是不公正的,就是这么回事。……在好几千年

7、里,人类一直没有发明可以公平分配财富、不让产生穷人的经济制度。”三是“尽管市场经济有着种种缺点,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最终归结为一句话:“‘世界是不公正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首先想到我们自己,以后也许会想到别人。”【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学会提炼文本主要信息。本文作者的观点比较分散,学生寻找的观点可能会失之零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比较中思考、整合,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准确性。板书:世界是不公正的二、我读我知道——学会论证【指导语】提出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