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

ID:16242004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8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_第1页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_第2页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_第3页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_第4页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一、背景情况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蘑菇的营养价值极高,是国外西餐配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近几年经过本人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套白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广大农户参考。  二、生物学特性  l.营养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稻草中须加入适量的粪肥(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元素。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18~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

2、2℃,最适温度14~16℃。  3.湿度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为宜。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是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过干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4.酸碱度 双孢菇宜稍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0~8.0,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0,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完一期菇喷水时适当放点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抑制杂菌孳生。  5.空气 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

3、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建棚的座向要为南北向,并且棚顶膜与下面围边膜的接头要留风口洞察。  6.光照 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线,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合理的安排好生产季节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自然温度确定栽培时间。红塔区一般应在7~11月均可以发酵培养料进行种植。即考虑秋茹和冬茹的种植,3-7月气温太高易感染杂菌,没有收成。  三、菇房的选地和建盖  菇房选地要求土质为白泥土,位置通风较好

4、,水源清洁充足。菇房建盖根据田块面积确定菇房长度和宽度,一般每亩大田可建盖1个棚。床面长8米,宽1.2米,走道宽0.75-0.8米。  四、配方  1.稻草1600-2000千克、尿素35千克、油枯18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石灰40千克、石膏40千克、食盐2千克。  五、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一般采用二次发酵,也称前发酵、后发酵。前发酵在棚外进行,后发酵在消好毒的棚内进行,前发酵大约需要20天左右,后发酵需要5-7天。全部过程大约需要22-28天。  1.培养料稻草预湿  在堆料场进行稻草预湿,一般在稻草浸湿时,在

5、事先准备的堆料厂,大小根据种植量决定,地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堆放时折散草把,草尖相对,草根向外稍倾斜堆放好,浇水时水顺草根往下流,浸湿所有稻草。每天浇水一次,反复三次充分吸足水。边捞边建堆,建好堆后,每天在堆的顶部浇水,以堆底有水溢出为标准,3~4天基本吸足水。  2.建堆料堆要求宽2米,高1.5米,长度可根据种植量的多少决定,建堆时每隔一米竖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长1.5厘米以上的木棒,建好堆后拔出,自然形成一个透气孔,以增加料内氧气,有利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均匀。  堆料时先铺一层稻草(大约25厘米厚),再铺一层配料,边

6、铺边踏实,配料要撒均匀,照此法一层草一层配料的堆叠上去,堆高至l.5米,顶部再用配料覆盖。  堆制时每层要浇水,要做到底层少浇、上部多浇,以次日堆周围有水溢出为宜。建堆时要注意料堆的四周边缘尽量陡直,料堆的底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大,堆内的温度才能保持得较好。料堆不能堆成三角形或近于三角形的梯形,因为这样不利于保温。  3.翻堆(发酵)翻堆时应把料堆最里层和最外层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里边和外层。每次翻堆要按要求的顺序加入应加的化肥等辅料。若料太干,要适量浇水;雨天要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晴天后再掀掉塑料薄膜。  在正常情

7、况下,建堆后第二天料堆开始升温,大约第3天料温升至70℃以上,大约再过2天后料温开始下降,这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将剩余的配料,边翻堆边撒入,要撒匀。重新建好堆后,待料温升到70℃以上时,保持2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每次翻堆方法相同,一般翻堆3次。每次翻堆要检查料的酸碱度,若偏酸可结合浇水撒入适量石灰粉,pH值保持在8左右。发酵好的料呈浅咖啡色,无臭味和氨味,质地松软,失去韧性,但有弹性。  4.后发酵(也叫第二次发酵)发酵好的料趁热移入棚内,堆往上三层。用蒸气加热发酵,待料升温到60℃时,保持6小时,以进一步杀死杂菌与害虫。然

8、后,让料温降至52℃,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若料偏干,可根据料的酸碱度喷石灰水。之后,开始铺料,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摊料时要轻轻拍实。  后发酵好的料应呈棕红色,且有大量白色粉末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用手握之,指缝中有水纹,能握之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