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ID:16281342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_第1页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_第2页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_第3页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_第4页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学院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算法与程序设计科目代码(复试科目)一、考试范围及要点1.基本概念要求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数组、指针、函数与文件操作的设计与实现,掌握算法的时间性能分析和空间性能分析,理解算法、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的关系;要点是特定编程语言的程序实现。2.基本数据结构要求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程序实现,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二叉树与图的存储结构、基本运算及实现;要点是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上的程序实现,串的基本操作的程序实

2、现,矩阵的程序实现,二叉树的构建与遍历算法的程序实现,图的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的构建、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的程序实现。3.基本算法要求掌握穷举算法、递归与分治算法、动态规划算法、贪婪算法、回溯算法的算法思想;要点是用这些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实现。4.查找与排序要求掌握查找与排序的算法思想;要点是折半查找与二叉排序树的程序实现,快速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与堆排序的程序实现。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试卷结构:1.基础知识2.程序设计题参考书目: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

3、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科目名称数字电子技术科目代码(复试科目)一、考试范围及要点1、逻辑代数基础(1)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2)掌握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2、组合逻辑电路(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2)掌握标准化中规模集成器件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及扩展方法。(3)掌握标准化中规模集成器件作为函数发生器使用的方法。3、触发器(1)掌握触发器的性质、功能,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和动作特点。(2)掌握各类触发器的应用。4

4、、时序逻辑电路(1)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掌握标准化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功能、使用方法。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1、简答题2、分析计算题3、分析设计题参考书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科目名称通信原理科目代码(复试科目)一、考试范围及要点1、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性能指标。(1)通信系统的组成。(2)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2、随机过程(1)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性质,随机过程的功率普及相关函数。(2)理

5、解高斯随机过程。(3)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幅度调制的原理(1)了解模拟调制的种类,掌握VSB调制系统原理。(2)了解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频分复用。4、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了解数字基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以及数字基带信号,理解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2)掌握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3)掌握无码间干扰的传输特性、眼图、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5、数字频带传输系统(1)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6

6、、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理解抽样定理、模拟脉冲调制、抽样信号的量化。(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及编译码方法,时分复用。7、差错控制编码(1)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了解汉明码的构造原理,掌握线性分组码的一般原理。(2)掌握循环码的基本原理,理解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8、同步原理(1)掌握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的原理、方法。(2)了解群同步。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1、简答题2、分析计算题参考书目: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张辉.通信原理

7、辅导(第1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科目名称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科目代码(复试科目)一、考试范围及要点考试范围:(1)掌握能带理论以及从能带理论的角度分析半导体的导电机制;熟悉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及其运动规律;理解空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量;熟悉实际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并且会计算热平衡状态下载流子的浓度问题、以及非平衡载流子的概念、产生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寿命问题);掌握载流子的几种输运机制,如扩散运动、漂移运动以及连续性方程等。(2)了解半导体器件制备的方法、过

8、程及几个器件制备的实例;理解和熟悉p-n结及其能带图;掌握p-n结的电流—电压特性以及电容—电压特性;熟悉p-n结的三种击穿机理;理解和掌握p-n结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稳态响应的建模等。(3)在对p-n结二极管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学会将此分析进行合理的拓宽,即从单结/两端二极管发展到双结/三端晶体管;掌握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基本概念、符号的定义、工作原理的定性分析以及关键的关系表达式等。这些基础知识是为后面详细的器件分析作准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